约1099—?宋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一说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字希晏。世为西边大将。幼孤,从父姚古养为子。与西夏战有功。从童贯镇压方腊起义,为贯所抑。累迁武安军承宣使。宣和五年(1123)以宣
地名。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三年(936),赵德钧救援张敬达,将卢龙兵由土门路至镇州,“自吴儿谷趣潞州”,即此。
元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董士珍次子。成宗时任利用监资用库提点。英宗时,仕至御史中丞。至治三年(1223),御史大夫铁失杀英宗于南坡,遣使至大都封府库,收百官印。他未予抵制。泰定帝即位,以党附铁失之罪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置。治沙渠县(隋改清江县,今湖北恩施市)。隋大业初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辖境相当今湖北建始、五峰二县以西地。两宋属夔州路。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废入施州卫。
?—776唐人。少习武技,有膂力。天宝中,投安西(今新疆库车),以边功迁员外诸卫将军。肃宗即位,自安西归长安,任神策兵马使,出镇陕州行营。乾元二年(759),破史思明部,迁羽林大将军,领神策军节度使。
书名。近人康有为撰。十二卷,附录一卷。清光绪十二年(1886)依据日本指原安三的《明治政史》和坪古善四郎的《明治历史》等书开始编撰。二十二年成初稿。二十四年奉旨将此书抄写,陆续进呈给光绪帝。为编年体史
唐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本姓谢,字清昼,或作昼。南朝梁谢灵运十世孙。幼年出家,专心学诗。所作以山水、游赏、宗教生活为主要内容。以诗篇、禅学结交卿相和地方官,借诗求名。有《杼山集》十卷,因曾居吴兴杼山(
唐建中二年(781)分蓟县地置。治今北京城西南。与蓟县同城而治,并同为幽州治所。辽开泰元年(1012)改名宛平县。
北魏孝昌二年(526)改薄骨律镇置。治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北周置回乐县为州治。唐属关内道。辖境相当今贺兰山东麓,宁夏中卫、中宁等县以北,盐池县以西地区。为朔方节度使治。北宋咸平五年(1002)地入西夏,
书名。《丛书集成》本作《补三国疆域志》。清洪亮吉撰。二卷。上卷载魏疆域,下卷载蜀汉与吴疆域。亮吉以陈寿《三国志》无志,遂取其纪传所载,参以《后汉书》、《晋书》诸志,互证旁通,正其讹失,撰为是书,以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