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夷
晋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字行齐。世以儒学称,为郡著姓。寓居汝、颍间十载,专心研究经籍、百家、算历、图纬。年四十余还乡里,闭门教授,生徒千人。历惠、怀、愍三朝,屡征不就。丞相司马睿特立儒林祭酒委之,仍以疾辞。后除国子祭酒,皇太子司马绍三至其第,执经问义;国有大政,常就第咨询。著有《幽求子》二十篇,已佚。
晋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字行齐。世以儒学称,为郡著姓。寓居汝、颍间十载,专心研究经籍、百家、算历、图纬。年四十余还乡里,闭门教授,生徒千人。历惠、怀、愍三朝,屡征不就。丞相司马睿特立儒林祭酒委之,仍以疾辞。后除国子祭酒,皇太子司马绍三至其第,执经问义;国有大政,常就第咨询。著有《幽求子》二十篇,已佚。
?—1653清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天聪五年(1631)两次出使朝鲜。八年从军攻明,以功授牛录章京世职。崇德三年(1638)擢礼部承政,久任部务。
①唐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历任右拾遗、右补阙、主客郎中兼史馆修撰。因柳芳《唐历》缺载大历以后事,大中五年(851)奉诏与崔龟从、韦澳等分年续撰,成《续唐历》三十卷,记事迄于宪宗元和末。后累官太常少
官名。同祈父。一说为司马别称。西周置。《尚书·周书·酒诰》:“矧惟若畴圻父。”孔安国传:“圻父,司马。”孔颖达疏:“司马主圻封,故云圻父。”《诗·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毛亨传:“祈父,司
官名。战国置,掌都邑军事的长官。《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摹所拓金文汇编》第七三三号(鐏铭):“杫都大司马。”
715—789唐襄州(治今湖北襄樊)人,原名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天宝进士。肃宗时,为监察御史。代宗时,迁江西判官、袁州刺史。德宗时,累官谏议大夫、尚书左丞。建中四年(783),朱泚叛据长安,他微服奔
一名夏台,又作均台。在今河南禹州市南。相传夏启曾于此大会诸侯,举行宴享。夏桀时囚汤于此。台下有陂,俗称钧台陂。今钧台旧址犹存,惟陂已成原野。
土司名。明置。在今四川平武县木座乡。长官使王氏,原籍江南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兴化市)。始祖王行险宋宁宗时授龙州判官,传三代后,改守御千户。元至正间授宣慰副使。明洪武七年(1374)改长官司,王思恭任长
战国时齐国大败魏国的战役。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次年,齐威王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师,起兵伐魏救韩,直走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魏太子申、庞涓率兵十万迎战。孙膑以“减灶诱
1166—1246金河中府解川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僧人。俗姓蔡。十五岁投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净土寺出家,受具足戒,出外参禅。师事磁州(治今河北磁县)大明寺雪岩满禅师。不久还邢州,建万松轩,因称万
蒙元时部名。居住于天山东北角山地。金乌古孙仲端《北使记》作磨可里。首领只难赤降成吉思汗,组成一千户。女木哥哈敦为成吉思汗妃,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又娶以为妃。海都之母出自此部。元代并入海都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