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水部

水部

①官署名。(1)三国魏置,尚书台诸郎曹之一,掌水道工程舟楫桥梁之政令,以水部郎为长官。西晋及东晋初沿置,东晋中省。南朝复置,隶都官尚书,仍以郎(郎中)为长官,资深者称侍郎。北魏、北齐亦隶都官尚书。隋代置为工部所属四司之一,初以侍郎为长官,开皇六年(586)增置员外郎为次官。大业三年(607)改侍郎为郎,罢员外郎,寻又置承务郎,职掌同员外郎。唐武德三年(620)复以郎中、员外郎为长贰,仍为工部四司之一。龙朔二年(662)改为司川,咸亨元年(670)复旧。天宝十一载(752)改称司水,至德二载(757)复旧。唐中期以后,本司职权渐为使职侵夺。北宋初,水利工程等事务先后归属三司河渠案、都水监,本司无所掌,置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郎中、员外郎皆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始实掌沟洫津梁舟楫漕运之政令。南宋时将都水监并入本司。辽、金、元不置。明洪武六年(1373)复置,为工部四属部之一,以郎中、员外郎为长贰。掌全国川泽、陂池、桥道、舟车、织造、券契、量衡之事。二十九年,改称都水清吏司。(2)渤海国置,为右六司支司之一,以郎中、员外郎为长贰。②明清时工部司官的别称。

猜你喜欢

  • 经堂教育

    又称寺院教育。由清真寺教长招收学生传习经典,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一种教育制度。明中叶,开始流行于陕西(一般认为开创者为胡登洲),渐推广到河南、山东、云南等地,形成陕西、山东两大学派及云南支派。主要讲授《古

  • 仓场侍郎

    清代总督仓场侍郎的省称。

  • 耶松船厂

    外商企业。清同治四年(1865)由英商佛南(S.C.Farnham)创办于上海。原长期租用浦东两船坞公司的船舶。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能造二千吨汽船。光绪二十二年(1896)兼并和丰船厂,更名耶松船厂公司。

  • 泠道县

    一作炩道县。秦置,因境内泠水得名。治今湖南宁远县东偏南四十里。属长沙郡。西汉初属长沙国。后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属零陵郡,三国吴属营阳郡,梁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改为营道县。

  • 李渔

    1610—1680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笠鸿,后字笠翁,一字谪凡,号天徒,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等,人称李十郎。明庠生。顺治间流寓金陵,康熙中迁杭州。擅写小说,尤精谱曲。著述甚富,有《闲情偶寄

  • 水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置,为水部次官,佐郎中掌司务。

  • 舍剌母林

    一作潢河。河名。今称西拉木伦河。

  • 锁院

    科举考试中防止考官作弊的一项措施。宋代始行之。各级考试前数日,考官同时进入贡院,关闭院门,开始拟题、收领试纸、排定举人座位图,直至考毕定出等第,考官方得出院,故称“锁院”。礼部试自锁院至开院,限期一月

  • 王景

    ①东汉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人,字仲通。博览群书,通天文、术数,尤精于水利。明帝时,受命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浚仪渠。永平十二年(69),又主持治理河患。发卒数十万,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间,修渠作

  • 国老

    ①卿大夫之致仕者。致仕卿大夫有较高政治地位和颇多政治经验,虽不任职,国有大事,仍备咨询。《礼记·王制》:“养国老于上庠。”孔颖达疏:“国老者,国之卿大夫之致仕者也。”②国家元老。《左传·僖公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