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徒娱
战国时人,疑为墨子弟子。《墨子·耕柱》篇载其曾与县子硕问于墨子“为义孰为大务”?以求了解学义。
战国时人,疑为墨子弟子。《墨子·耕柱》篇载其曾与县子硕问于墨子“为义孰为大务”?以求了解学义。
亦称南山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唐道宣所创。以《律藏》为主要立论根据,故名。《律藏》有多部(派)解说。该宗着重宣传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等所译的古印度佛教昙无德部之《四分律》(即将六十卷之《律藏》分四部分
清代官田之一。四氏即复圣、宗圣、亚圣及先贤仲氏。顺治九年(1652)赐四氏学学田五十顷。
官名。清代步军统领所属巡捕营之职官。设于京城内九门、外七门,每门二人,正六品,俱以汉军充补。掌司门禁,率值班门兵以守卫稽察出入。初沿明制,设城门指挥千百户,属兵部职方司汉主事专管。顺治四年(1647)
书名。清朱之锡撰。二十卷。著者为康熙时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总督河道,是书即其有关治河的奏稿。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子家令寺司藏署,掌东宫器杖,设丞为长官。
?—1146金宗室。天会九年(1131),从宗尧攻略陕西,与宗弼占宋泾原、熙河两路地。以功世袭谋克。十二年,为元帅右都监。十五年,迁左监军。天眷三年(1140),从宗弼攻河南,迁左副元帅。皇统三年(1
即“李忽兰吉”。
288—351晋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君孝。王导为扬州刺史,辟为从事,导尝问以二千石官得失,答曰:“明公作辅,宁使漏网吞舟。”导大加称赞。王敦以为主簿,司空郗鉴请为长史,领晋陵太守,所历皆著称。
晋广陵(治今江苏淮阴西南)人,字望之。少好学,尤精《史》、《汉》。举秀才,迁太子洗马、西阳内史。丞相司马睿召为军咨祭酒。于时学校未立,采纳其议始修礼学。后代刘隗为丹阳尹。永昌元年(322),王敦作乱,
书名。战国黄老学派的著作。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佚书之一。研究者或认为即《汉书·艺文志》所录《黄帝四经》之一。包括《立命》、《观》、《五政》、《果童》、《正乱》、《姓争》、《雌雄节》、《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