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器
陶瓷名词。又称珐华器。一种运用低温色釉装饰、类似于琉璃的器皿。主要产于山西,始于元代,盛行于明中期以后。胎与琉璃器相同,釉的配方亦大体相同,惟助熔剂不同,法华器以牙硝为助熔剂。山西所制法华器大多是小件的花瓶、香炉、动物等。
陶瓷名词。又称珐华器。一种运用低温色釉装饰、类似于琉璃的器皿。主要产于山西,始于元代,盛行于明中期以后。胎与琉璃器相同,釉的配方亦大体相同,惟助熔剂不同,法华器以牙硝为助熔剂。山西所制法华器大多是小件的花瓶、香炉、动物等。
书名。唐刘撰。三卷。已佚。
936—985五代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姊为吴越忠懿王(钱俶)妃,故擢处要职,累迁浙江东道盐铁副使、镇海镇东两军节度副使,知静海军节度事。凭藉亲宠,恣为奢侈。每一宴会,南之蛑蝤、北之红羊、东之&
辽女真部落。内分若干部,散居在今布尔哈通河、海兰河、呼兰河、阿什河及辉发河等地。与完颜部世为婚姻。女真建国后为贵姓之一。
北宋政和四年(1114)改戎州置。治宜宾县(今市。南宋咸淳三年移治登高山,今市东岷江东岸。元至元十三年还旧治)。属梓州路,后属潼川府路。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南溪、屏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八年(1281
清代各省田赋,除征银外,有的还同时按亩征粮。所征之米,谓之科米。
船名。古代优秀木船船型之一。原造于福建,浙江、广东一带亦制造和采用。特征为高大如楼,底尖面阔,艏尖艉方,艏艉高昂。尖艏尖底利于破浪,同时底尖吃水深,稳定性好,又易于转舵改变航向,适宜远洋航行,可行驶于
①明代盐法。始于洪武三年(1370)。凡商人输粟边仓,领得勘合,赴运司造验,发给盐引,派场支盐,凭盐引赴行盐区发卖。初仅限于大同、太原二仓,输粟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洪武四年定开中则例,输米临濠、开
见“四夷馆②”、“会同四译馆”。
周谢国地,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北。《史记·楚世家》:怀王二十五年(前304),“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即此。西汉置棘阳县。
?—1233金女真人。宣宗时累官兰州刺史。兴定三年(1219),迁元帅左都监,行元帅府事于巩州(今甘肃陇县)。四年,连败夏兵,以功遥授平西军节度使。元光间两败蒙古木华黎、萌古不花军于凤翔,以功升签枢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