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清张廷玉等撰。三百三十二卷。目录四卷。为纪传体官修史书,其中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起自洪武元年(1368),迄于崇祯十七年(1644)。顺治二年(1645)设明史馆
唐时关于百官俸禄的法令。令文散见于《唐六典》、《通典》及敦煌发现的《唐职官表》诸书。 日本养老时代(717—723)的《禄令》亦可资参考。
元代诸王封号,授驼纽金印。斡亦刺部长忽都合别乞后裔也不干驸马等受封。
西汉置。因在朝水之阳得名(《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说)。治今河南邓州市东南。汉魏属南阳郡,晋属义阳郡,南朝宋初属顺阳郡,大明八年(464)废。
?—1298元东平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字大用。元军南下灭金时,从军为经略司知事。至元七年(1270),为东平学官。官至太常太祝兼奉礼郎。二十年,出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成宗时为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①即流放。将罪人迁离乡土的刑罚。据《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变法时,将乱化之民“尽迁之于边城”。又《秦本纪》记秦昭王时,“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亦多见,如《法律答问》规定:身
东汉武陵蛮精夫(即汉语渠帅)。廪君种,即古巴人后裔。建武初,势力渐强,凭险扩土。曾在武溪战败并追歼汉军万余人。建武二十四年(48),在临沅(今湖南桃源、常德)挫败汉将马成。次年,又自充道(今湖南桑植,
西汉置。治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黄河东岸。属定襄郡。东汉末废。
战国时楚国馆名。一名高唐观。址有两处:(1)在云梦台附近。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2)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北)西。《曼叟诗话》曰:“濠州西有高唐馆,俗以为楚
?—前193秦末泗水沛(今属江苏)人。早年任县主吏。二世元年(前209)随刘邦起兵反秦,为沛丞,监督诸事。攻克咸阳后,立即接收秦丞相御史所藏律令图书,使刘邦具知天下地理山川形势及户口数。劝刘邦接受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