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熊伯龙

熊伯龙

1617或1620—1669

明末清初汉阳(今湖北武汉)人,字次侯,号塞斋,别号钟陵。顺治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内秘书院侍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博学,工诗文,精字母反切之学,知西洋天文算法。推崇前代无神论者,对东汉王充《论衡》尤为赞赏。批判“天人感应”论与神学目的论,认为“天之灾异,天不得而主之”,“天不故意造作,自成天地大文章”(《无何集》卷一)。否定神仙鬼怪、祸福报应之说,指出:“凡言神能祸福人者,皆无稽之谈。”认为“鬼者,疑心所生也”(《无何集》卷三)。并反对占卜、相术、风水、禁忌等迷信习俗。著作有《谷贻堂全集》、《无何集》。

猜你喜欢

  • 运商

    亦曰引商。清代盐商之一种。运商办引纳课后,赴指定盐场向场商购盐,凭引将盐运往指定引地行销。

  • 仁义礼智

    儒家所说的人所固有的四种德性。孟子认为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与“是非之心”这四个善端的扩充。“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不可太过、

  • 殖业银行则例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度支部厘定。共三十四条。规定该类银行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放款于农工为宗旨,其资本总额至少须二十万两以上。股票概用记名式,只许本国人购买,不准股东将股票转卖或抵押于外国人及外国公

  • 缺额人丁

    清代人丁编审中指实存人丁数量未达到原额人丁数量的差额人丁。清初人口流徙严重,清政府为加速招抚流民,将各地明末人丁数作为地方政府恢复人口的标准,称原额人丁。每届人丁编审,首开原额人丁,下列实存人丁,以计

  • 沪宁铁路草合同

    清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十三日(1898.5.13)铁路总公司督办大臣盛宣怀与英国怡和洋行代表在上海签订。凡二十五条。主要内容:中国借款三百万镑,由英国公司建造沪宁铁路,年息四厘,五十年为期;以浙宁、沪

  • 失都儿忽

    又译失的儿威、锡都儿固。蒙古语恭顺之意。蒙古加给西夏末帝��的称号。

  • 木陈忞

    1596—1674明末清初广东茶阳(今大埔)人,俗姓林,名莅,出家后讳道忞,号木陈、山翁,晚号梦隐道人。临济宗和尚。原为明生员,二十七岁于庐山开先寺出家,后受具戒于憨山德清和尚,再从宁波天童寺密云圆悟

  • 养廉

    清代官吏管理制度。即在正式俸禄之外附加俸银,以培养廉洁之风,杜绝贪污。始于雍正时。详“养廉银”。

  •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书名。亦名《传家集》。北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撰。八十卷。内有赋一卷,诗十四卷,文六十五卷。其中章奏四十卷,反映其政治思想;“论”、“史赞评议”、“疑孟”、“史剡”、“迂书”等反映其史学和哲学思

  • 七教

    古代教育用语。古代伦理教育从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和宾客共七个方面进行,称“七教”。《孟子·滕文公上》:“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为“五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