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懿公
春秋时燕国国君。公元前548—前545年在位。继燕文公即位。死后子惠公继位。
春秋时燕国国君。公元前548—前545年在位。继燕文公即位。死后子惠公继位。
北魏长乐(今河北冀州)人。好阴阳术数,自云曾求学于成公兴,习《九章》、《七曜》。太武帝时为算生博士,给事东宫西曹。曾奉太子晃命撰《四序堪舆》一卷,于太安四年(458)夏上之。后行于世。
本春秋晋蒲邑,战国属魏,因“在蒲水之北,故曰蒲阳”(《括地志》)。在今山西隰县。《史记·魏世家》:襄王七年(前312),“秦降我蒲阳”,即此。
隋开皇初改楚州置,“因渝水为名”(《元和郡县志》)。治巴县(今重庆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区及璧山、永川、江津、南川、武隆、涪陵、长寿等市、县地。大业初改为巴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渝州,并分置涪州
官名。即提点刑狱,简称“提刑”或“宪”。北宋开宝五年(972),遣常参官分往诸路,相度田土苗稼,点检采访公事。九年,复遣朝臣至江南道采访。端拱元年(988),于诸路转运司改置提点刑狱,掌本路司法、刑狱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乐府杂录》载,此调原名谢秋娘,系宰相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白居易依调填词,有“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名句,始改今名。又名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等。单调,二十七字,五句,
1603—1662或1679明末清初江苏沛县人,字用卿,号古古,又号白耷山人。明崇祯举人。清兵入关,应史可法聘,参与抗清军事,兵败祝发为僧,称蹈东和尚。 不久,以谋举事,被捕下狱,后逃脱,流亡各地凡十
茶名。宋代福建制茶业甚盛。散茶在制成茶饼后,在饼面上涂以薄“珍膏”,使茶饼面上油润,有青、紫、黄、黑诸色,即成腊茶或称“腊面茶”。
书名。元刘因撰。二十二卷。刘因(号静修)卒后由门人故友编集,凡诗十四卷,乐府一卷,文七卷。至顺元年(1330)宗文堂刊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书名。近人孟森撰。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记满族入关以前史事。分十三篇,先详部族,后叙世系,至明天启末年为止(相当于努尔哈赤死时)。本书原系学校讲义,但考核颇翔实,作者另辑有《明元清系通纪》。
西汉置。相传陵阳子明得仙于此县山,因以为名。治今安徽石台县东北广阳。两汉属丹阳郡,西晋属宣城郡。东晋咸康四年(338)因避杜皇后名讳,改为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