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龄
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英九,号雪轩。道光时捐纳浙江盐大使,后任慈溪、定海等县知县。长于理财,深受两江总督何桂清赏识,擢升知府、按察使。咸丰七年(1857)迁江苏布政使。十年奉命援杭州,抗拒太平军,擢浙江巡抚。次年太平军二克杭州,遂自缢死。
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英九,号雪轩。道光时捐纳浙江盐大使,后任慈溪、定海等县知县。长于理财,深受两江总督何桂清赏识,擢升知府、按察使。咸丰七年(1857)迁江苏布政使。十年奉命援杭州,抗拒太平军,擢浙江巡抚。次年太平军二克杭州,遂自缢死。
宋、金、元行政区划名。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改唐代道制,分境内为二十一路。其后分合不一,至道三年(997)始定为十五路,真宗时定为十八路,神宗时又增为二十三路。路置监司、军帅诸职,而以转运使司(简称漕司
一种畜力提水机械。其水轮用木或竹制成,直立在岸边水中,驴拉套杆转动,通过齿轮对,带动水轮旋转,水轮周缚有竹筒或木筒,筒在水中盛水后,随轮转至上方,水自动倾入木槽内,流入农田。最早记载见于元《王祯农书》
书名。日人岛居政幸编。十七册,附索引一册。昭和五年(1930)刊行。是书凡自明治二十三年(1890)至昭和三年间的大事件反映于议会的,均有记录。其中第二、三册内的第六、七、八、九次帝国会议记录,属于中
见“洛阳”。
①官署名。唐代中央政府、隋唐行台省皆置,有监、少监(或副监)、丞等,掌兵仗、厩牧之事。中央政府所置,于唐贞观六年(632)废。开元三年(715)又置军器监。行台省所置,于唐武德五年(622)至九年随行
篇名。清龚自珍撰。始作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道光十三年(1833)重加改定。内容为阐述对人性的看法。肯定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之说,认为“善恶皆后起者”。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加以
元、明以来地方职役。清代由州县派官充任。每甲辖数十百家,往往为一乡。乡中设乡约约束,有里长司劝化之事,而统归总甲管理。又,山西、陕西等处边外蒙古地方种地民人内亦设此官,位在十家长之上。每堡设牌头四名,
升(陞);1775或1778—1841清湖北鹤峰人。行伍出身,官至增城营参将。道光十九年(1839)击败盘踞官涌的英军,擢三江口副将,调守沙角炮台。二十年十二月(1841.1)英舰进攻沙角。与其子武举
官名。唐代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属官,位判官、推官下。另有营田巡官、转运巡官、馆驿巡官等名目,皆因使而置。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三司诸案置,位推官下,以朝官充任,分领诸案庶务,淳化四年(9
明阵法之一。成化二十年(1484),余子俊总督大同、宣府军务,以战车五百辆为一军,每车配士兵十人;车隙间补以鹿角。因迟重不可用,时人以此名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