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
①(303—368)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怀祖。袭父爵蓝田县侯。年三十,司徒王导以门第辟为中兵属。见导每发言,一座莫不赞美,遂正色曰:“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初家贫,求为宛陵令,颇受遗赠,为州司所检。后累官临海太守、会稽内史、扬州刺史,禄赐皆散之亲故,宅宇旧物,不革于昔。官至尚书令。②即“王长述”。
①(303—368)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怀祖。袭父爵蓝田县侯。年三十,司徒王导以门第辟为中兵属。见导每发言,一座莫不赞美,遂正色曰:“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初家贫,求为宛陵令,颇受遗赠,为州司所检。后累官临海太守、会稽内史、扬州刺史,禄赐皆散之亲故,宅宇旧物,不革于昔。官至尚书令。②即“王长述”。
书名。清法式善撰。六卷。读书笔记,不分门类。记述明、清两代典章制度、社会经济情况、图书目录和文献资料。对清代前期人口、财赋、户部库藏银两、铸钱数字,元、明、清学官姓氏,历代户口、纸币、铸钱等均有记载。
唐武德五年(622)置。治苍梧县(今梧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苍梧等县地。属岭南道。北宋属广南西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升为梧州路。
古族名。百越的一支。包括东瓯与闽越。东瓯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一带,闽越主要在福建。秦末,东越族佐诸侯灭秦,后逐渐融入华夏族中。参见“闽越”、“东瓯”。
即“完颜宗弼”。
1871—1928江苏甘泉(今扬州)人,艺名小连生。初习梆子,后改唱京剧老生,以做工见长,念白亦佳,蜚声沪上。主张戏曲改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与沈缦云等创建上海新舞台。善编剧,尝编演《潘烈士投
春秋晚期楚国铁器。1976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市杨家山65号墓,该墓为竖穴土坑,长236米,在头部拱形壁龛内外出土十四件随葬品,其中有钢质剑、铁鼎、铁削各一件。剑身长38.4厘米,是用锻制退火法制成的中碳
散官名。金天眷年间始置,为司天翰林官散阶,从四品中。明洪武四年(1371)定钦天监散官,监令为正四品,授正仪大夫。十五年后,改依品级授以文职散官。
学校名。清代专为觉罗子弟所设之学堂。隶宗人府。雍正七年(1729)始令八旗各于衙署旁设满、汉学各一,选八旗觉罗子弟八至三十岁者入学读书习射,总称八旗觉罗学。学额各旗不等:镶黄旗六十一人,正黄旗三十六人
1164—1216金末契丹人,世居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北)。仕金,尝使蒙古国。元太祖七年(1212)蒙古兵破金抚州(今河北张北),降蒙古。领军取云中(今山西大同),进略河北诸郡。十年,取通州,围中都(
官名。丞相属官。《汉书·昭帝纪》:“丞相少史王寿诱将(上官)安入府门。”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武帝又置丞相少史,秩四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