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册
明地方州县实征赋役之册。明初征钱粮,编徭役,皆以黄册为准。日久弊生,成为虚文,州县有司遂自为一册,按册实征,而不上户部,是为白册。
明地方州县实征赋役之册。明初征钱粮,编徭役,皆以黄册为准。日久弊生,成为虚文,州县有司遂自为一册,按册实征,而不上户部,是为白册。
官名合称。南北朝时中军将军、镇军将军、抚军将军的合称。
即“闽天德帝”。
生铁品种之一。发明于春秋晚期,战国中晚期已大量生产。因其中的碳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性硬且脆。战国两汉时期,常用铁范铸造,大批生产该品种铸件,随后进行可锻化处理,降低其硬脆性,扩展了使用范围。江苏六
官署名。亦作什傍处。清代置,隶乐部。掌演奏“掇尔多密”,即“音律平和”的乐曲。遇有朝廷燕飨、出巡及行围宴蒙古王公,皆奏之。以“掇尔契达”一人为长官。
胥吏名。五代置。宋初沿之,徽宗政和三年(1113)罢。
1449—1522明四川遂宁人,字鸣玉。成化进士。由县令累官按察使。正德四年(1509)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后以御安化王寘鐇叛军功迁兵部左侍郎。有介直之誉,反对宁王宸濠复护卫。官至工部尚书。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雍州置。治郑县(今华县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郑县(今华县)。圣历后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等市县及渭南市渭北地。垂拱、上元初曾二度改名太州,辖
元路名。金末蒲鲜万奴割据辽东时(1215—1233)置。治今黑龙江东宁三岔口附近大城子古城。蒙古窝阔台五年(1233),蒙古灭万奴,“师至开元、恤品,东土悉平”。开元之名始见。移治建州故城北石墩寨(在
明正统年间哈密都督。潜通瓦剌猛哥卜花等,拟谋杀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未遂。
官名。春秋战国置。主管官吏的爵秩等级,考核吏治。《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论贤不肖士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