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泰主
即“杨侗”。
即“杨侗”。
官名。唐中期以后置,为诸司使之一,多以宦官充任。五代沿置,无职掌。宋初属横班诸司使,乾德二年(964)定其品秩视少监(四品)。常领本局之事,掌乘舆、朝会、游幸、大宴供奉之事,并赞引亲王、宰相、百官、蕃
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大田巡司置,并以改流之唐崖、龙潭、金峒三土司地益之,隶施南府。今属湖北。
朝廷的官员。亦指中央官员。《魏书·世宗纪》:“宗及庶族,祖曾功绩可纪而无朝官,有官而才堪优引者,随才铨授。”唐自宰相以下在朝廷做官者皆称京官,其中凡常参者称常参官,未常参者称未常参官。宋称常参官为朝官
篇名。英国人李提摩太向光绪帝呈递的一篇建议书。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请翁同龢转呈,未成。次年刊于《万国公报》。言中国要改革教民、养民、安民、新民之法。建议清政府聘西人与天下大国立约联交;设新政部,
明清对府、州、县学生员岁考进行分等奖罚办法。明制,岁考生员,依成绩分六等。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挞责;五等则廪生、增生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
书名。清佚名著。不分卷。据奏案等编纂而成。为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进驻南京时,一部分顽抗战死或被镇压之官绅丁壮等人名录。分《上元殉难男册》、《江宁殉难男册》二篇。主要记死者姓名、字号、籍里、身分、生卒等
1246—1297元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字公善。汪世显之孙,直臣之子。至元九年(1272),任巩昌路总管,知府事,佩金虎符。历任兴元路总管,巩昌平凉等二十四处军前便宜都总帅,潼川路、四川东道宣
官名。朝官之官阶低于官职者,于官称上加“守”字。辽代之守中书令为加给官员的尊称,非实任。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真金封燕王,守中书令。至元十年(1273)立为皇太子,仍兼中书令,去守字。
在今河北清苑县东南。本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封中山靖王子刘朝平为将梁侯国所在。东汉初,将军王梁驻军避暑于此筑城,因易名。
官名。即纳言,相传尧、舜时置,掌收纳奏言,传宣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