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对
见“磨勘②”。
见“磨勘②”。
在今湖北通城县南。南唐时置,以备潭、朗。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王逵拔唐鄂州长山寨,即此。
官名。管理佛教事务之僧官。金代设于各州郡,掌领州郡之僧众,理决僧尼词讼。元代设于县,为各县都纲司之长官。至大四年(1311)二月,仁宗登极,下令罢各级僧司衙门,废僧官。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置,为
十六国时人。后赵将领。石勒起兵时为十八骑首领之一。曾败鲜卑段六眷、段末柸及刘琨将姬澹等。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智部属官,位郎中下。
古为镇安土洞。宋置军民安抚司,隶邕州右江道。元属镇安路,辖境约当今广西德保、天等、那坡等地。
本湔氐地,秦始皇时置县。治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属蜀郡。西汉改置为湔氐道。
地区名。陕陌以东地区为陕东,与山东、关东含义略同。参见“陕”。
955—991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字禹川(一作巨川)。吴越王钱俶子。开宝七年(974)太祖攻南唐,从父下常州,以功加平章事。太平兴国二年(977)加镇东大将军。次年,俶尽献浙右地,因徙淮南节度使
中国古代的规整历法之一。制作并始行用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统一后颁行于全国,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为《太初历》所代替。以十月为岁首,置闰于年终,称为后九月。以一回归年为365 1/4日,以十九年七闰
书名。清熊伯龙著。十四卷。首刊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旨在阐发东汉王充《论衡》中之无神论思想。本名《论衡精选》。一至十二卷主要收录《论衡》反对阴阳迷信资料,并予以评论。十三卷为“辟佛教”而作。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