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
①本指禾谷类作物的植株,泛指禾谷类作物。最早见于甲骨卜辞。《诗·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又专指粟,多用于北方。《氾胜之书》:“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杂阴阳书》:“禾生于枣或杨,九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也专指稻,多用于南方。曾安止《禾谱》实乃“稻谱”,其中之“早占禾”、“晚占禾”指的是早占稻、晚占稻。②数学符号。清李善兰创用的表示积分的符号。参见“积分③”。
①本指禾谷类作物的植株,泛指禾谷类作物。最早见于甲骨卜辞。《诗·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又专指粟,多用于北方。《氾胜之书》:“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杂阴阳书》:“禾生于枣或杨,九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也专指稻,多用于南方。曾安止《禾谱》实乃“稻谱”,其中之“早占禾”、“晚占禾”指的是早占稻、晚占稻。②数学符号。清李善兰创用的表示积分的符号。参见“积分③”。
官名。相传尧舜时以弃为此职。周代置,掌农事。《史记·周本纪》:“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国语·周语上》:“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韦昭注:“农师,上士也。”
1111—1182金定州(今属河北)人,字子美。工词章。天眷进士。累官至左谏议大夫,迁吏部侍郎。在吏部十年,典选举及铨选法。大定二年(1162),上疏世宗,建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
金代封爵。大定二十八年(1188)徒单克宁受封。
西汉初置胡县,建元元年(前140)改作湖县。治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西南。《汉书·戾太子传》:“太子之亡也,东至湖”,即此。西汉属京兆尹,东汉、魏、晋属弘农郡。南朝宋改为湖城县。
官名。北魏明元帝泰常二年(417)置,为执掌国政的六部大人之一,由诸公担任。曾通署尚书三十六曹的崔宏首任此职,并由白马侯进爵为白马公。其下有三属官处理日常事务。太武帝复建尚书省,罢此官。
元改蕲州为路。治蕲春(今蕲春县西南蕲州镇)。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北、巴河以东地区(英山县除外)。属河南江北行省。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蕲州府。
明福建晋江人,字平庵。万历进士。天启时任礼部侍郎,拒撰魏忠贤生祠文。崇祯初迁礼部尚书,未赴。十一年(1638)掌礼部事。十六年致仕。唐王起闽中,召为大学士,不久病死。著有《易经勺解》。
元代诸王封号,授驼纽金印。合伯驸马、火沙知院等先后受封。
行星土星的古名。因其运动缓慢,约二十九年在恒星背景上绕行一周,古人认为其每年处于二十八宿中的一宿,犹如镇宿之星,故名。或也名填星,其意近似。最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星占》中记有它的会合周期为三
?—815吐蕃赞普。墀松德赞第三子。798—815年在位。在位时大兴佛教,建噶琼寺,迎请天竺及尼婆罗(尼泊尔)僧人译经,发布兴佛诏书,广施供养,曾为保护过他的僧人钵阐布建立“纪功碑”。僧侣势力由此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