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高
?—前247
战国时魏国安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其子仕于秦,秦使之为管(今河南郑州)守。魏安釐王三十年(前247),魏攻管不下。信陵君使人令其攻管,则将仕之以五大夫,他推辞,信陵君大怒,命安陵君生缚之。否则,将发十万之师以攻安陵。他闻之,恐安陵君受祸,自刎而死。见《战国策·魏策四》。
战国时魏国安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其子仕于秦,秦使之为管(今河南郑州)守。魏安釐王三十年(前247),魏攻管不下。信陵君使人令其攻管,则将仕之以五大夫,他推辞,信陵君大怒,命安陵君生缚之。否则,将发十万之师以攻安陵。他闻之,恐安陵君受祸,自刎而死。见《战国策·魏策四》。
唐武德五年(622)置玉山州,贞观二年(628)废。上元二年(675)复置,因有陆山改名陆州。治乌雷县(今广西钦州市东南乌雷)。大历三年(768)移治宁海县(今越南芒街东)。辖境约相当今广西防城港市及
或作琬州。宋置羁縻州,属绍庆府(治今重庆彭水),隶夔州路。治地待考。
?—1868清新疆人。回族。同治三年(1864)乌鲁木齐等地回民起义,于阜康、济木萨(今吉木萨尔)、古城(今奇台)屡败清军。他任回民军元帅、统兵总元帅等职。次年冬攻哈密,俘杀哈密郡王伯锡尔。七年,被乌
?—691后突厥汗国创立者。即骨咄禄,姓阿史那氏。颉利可汗之疏属。调露元年(679)起应泥孰匐之乱。永淳元年(682)突厥兵败,匿总材山,收集亡散,渐至五千余人。唐军既退,建号颉跌利施可汗,以弟默啜为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会稽山下。因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而著名。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本位于天柱山下鉴湖湖口,以后曾迁至鉴湖中及天柱山顶。南北朝后期,在鉴湖中的兰渚。
见“泾原”。
?—1640明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字主臣、长卿,号雪渔。从文彭学篆刻,与之齐名,时称“文何”。风格端重,有“皖派”之称。兼善画竹。曾游北方,为边塞诸将刻印。收印五千余方,拓《印选》。著有《续学古编
见“渤泥国”。
宋士名。政和八年(1118)置,以赐在学选人,从七品。
见“宫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