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
芒山、砀山的合称。《汉书·高帝纪》:“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
芒山、砀山的合称。《汉书·高帝纪》:“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
西夏国号。榆林窟15窟西夏文题记有“南方阇普梅那国”之称。或为党项人称呼“弥药”之对音。
清宣宗皇后及妃嫔陵墓。见“京西陵”。
即小王。亦作裨小王。匈奴单于下置左右贤王、谷蠡王、大都尉、大当户等凡二十四长,诸长下则置裨小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得右贤裨王十余人。”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云:“裨王,小王也,若裨将然。”其他少
①战国时秦国徭役之一。《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厩苑律》:“为旱(皂)者除一更。”当时成年男子服役,一月一换,称为更。一更,指服一次更役。②航程计量单位。《西洋朝贡典录》说:“海行之法,六十里为一
本乾封县,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为奉符县。治岱岳镇,即今山东泰安市。明洪武初废,并入泰安州。北宋先后属兖州、袭庆府,宋、元为泰安州治。
即“披沙夷”。
唐评定战功标准之一。见“上阵”。
古国名。即“奄①”。
隋开皇十六年(596)分轵县置。治今河南济源市。属河内郡,蒙古曾改置原州,寻复为济源县。1988年改设为市。
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三班借差置,位进武校尉下、下班祗应上,属无品武阶官。金为武散官三十二阶,正九品下。元为武散官三十二阶,正八品,敕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