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莆田县

莆田县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分南安县置。治今福建莆田县东南。隋开皇十年(590)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移治今县。属丰州,贞观元年(627)后属泉州。宋至清历为兴化军、兴化路、兴化府治。产荔枝,宋时誉称“天下第一”。

猜你喜欢

  • 稽察宗人府衙门

    即“稽察宗室御史处”。

  • 顾野王

    519—581南朝陈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字希冯。梁时曾任太学博士。陈文帝时任撰史学士,宣帝时任国子博士,后主时任太子率更令领大著作、掌国史,知梁史事。著有《陈书》、《玉篇》、《舆地志》、《符瑞图》

  • 耶律资忠

    或作耶律行平。辽皇族。字沃衍,小字札刺。圣宗时补宿卫。工词章。开泰三年(1014),出使高丽,受命强索兴化(今朝鲜义州东南)、道州(今朝鲜平安北道林东郡)等六城,被扣留不遣。在高丽六年,著《西亭集》,

  • 广东全省粤汉铁路总公司

    商办企业。粤路原由官办,后由广州总商会、九善堂等倡议商办,咨明商部立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公司成立,即从两广总督衙门接管有关一切事宜。公举郑观应为总办,黄景棠为副办,许应鸿、周麟逑、左宗藩

  • 翰林承旨

    即“翰林学士承旨”。

  • 观察使

    官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停诸道采访处置使、黜陟使而置,又称观察处置使,掌监察所部官吏清浊善恶,张举朝廷大纲。未设节度使的江南、岭南诸道,则置为最高长官,总领军政、民政,下设副使、支使及掌书记、判

  • 计史

    吏职名。隋唐时期置于朝中部分府署,掌料功程事,即据实规定完成公事的期限。为流外官。

  • 遭乱纪略

    书名。清解涟撰。简略记载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与清军在镇江、丹阳一带作战以及淮北捻军斗争情况。有1918年横山草堂丛刻本。

  • 曾国荃

    1824—1890清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字沅甫,号叔纯。贡生。曾国藩三弟。咸丰六年(1856)在湖南募勇三千赴援江西吉安,对太平军作战。所部称吉字营。八年攻陷吉安,升知府。次年升道员。十一年

  • 敕字本十七帖

    即“十七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