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晅
明江西泰和人,字仰善。萧用道之子。宣德进士。历官湖广左布政使。天顺四年(1460)以治行卓异,拜礼部尚书,改调南京。为人重厚廉静。
明江西泰和人,字仰善。萧用道之子。宣德进士。历官湖广左布政使。天顺四年(1460)以治行卓异,拜礼部尚书,改调南京。为人重厚廉静。
书名。不著撰人。原为藏文手抄本,收在德国弗朗克1914—1926年所著两卷集英文版《印藏古代文物》中的第二卷。记载吐蕃王朝崩溃后,部分王族逃往阿里拉达克地区,在此世代传承、重兴佛教,及其至十八世纪末十
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宣和时,为画院待诏。绍兴间复职。孝宗隆兴初授承信郎。善绘人物及佛道宗教画,用笔工整细劲,着色鲜润。尤擅绘儿童嬉戏之景和货郎担,存世作品有《货郎》、《秋庭婴戏》等图。
亦称山集。明代定期集市之一种。近似庙会,集场多在山地,每年开市数次,每次数日,规模较大。其盛者届期平地张肆,列燧成巷,四方数百里内,贸易之人毕集,多达万人。
明洪武八年(1375)改建德府置。治建德县(今市东北梅城镇)。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桐庐、淳安等市县地。1912年废。
官署名。辽代置,为南面官,属门下省,掌理冤狱,受纳诉状。
469—531北魏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字罗汉,本名延祚。杨椿弟。孝文帝时屡迁直阁将军、岐州刺史。转为华州刺史。孝昌初除北道大都督,出据灵丘(今属山西)。因击败起兵定州(今属河北)之鲜于修礼,
542—605隋九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字公布。善骑射,谙军事。仕陈,屡挫北齐、北周之师,以猛将著称。官至散骑常侍。祯明二年(588),都督巴峡缘江诸军,以拒隋军。次年,隋晋王杨广以陈后主手书召之,
又作柏誉。相传为舜之臣。见《书·舜典》。
即《中法停战条件》,又称《中法和议草约》。法国诱胁清政府订立的关于停止中法战争的协议。光绪十一年二月 二十九 日(1885.4.4),由清政府谈判专使英籍税务司金登干与法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毕乐(A.B
即“徐子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