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王
即小王。亦作裨小王。匈奴单于下置左右贤王、谷蠡王、大都尉、大当户等凡二十四长,诸长下则置裨小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得右贤裨王十余人。”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云:“裨王,小王也,若裨将然。”其他少数民族或有置之。
即小王。亦作裨小王。匈奴单于下置左右贤王、谷蠡王、大都尉、大当户等凡二十四长,诸长下则置裨小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得右贤裨王十余人。”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云:“裨王,小王也,若裨将然。”其他少数民族或有置之。
北宋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字硕道。熙宁进士。崇宁中为开封府推官。曾以给事中使高丽,还,知开封府。迁工、户二部侍郎,坐事削秩知单州,改知宛丘(今河南淮阳)。宛丘公帑饶富,有二十四库,他书三言诗于其门,有
明蒙古部名。又译兀甚、偶甚、乌古新、卫新。源于元代的许兀慎。在土默特和袄儿都司(鄂尔多斯)万户内。今作乌审。
北魏置。治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为略阳郡治。后改为略阳县。隋开皇二年(582)改为河阳县,六年复名陇城县。大业初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二年(763)地入吐蕃废。五代唐长兴三年(932)于归化镇复置。
水陂名。在唐山南道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东北八十里。本名放鹤陂,已堙塞。圣历初,县令崔嗣业复开,故名崔陂,后废。
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故城中,近桂宫,未央宫北,周围十里。西汉高帝创建,武帝增修。中有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户,如桂宫。惠帝张皇后、成帝赵皇后废贬后居此。唐杜牧《长安杂题》:“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
见“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旅贲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侍卫。正三命。下设右旅贲率中士、右旅贲倅长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清政府经营云南铜矿业的一种形式。康熙四十四年(1705)云贵总督贝和诺题准,由政府发放工本(资金),召绅商开采铜矿,官督商办,由官府定期“抽课收铜”,扣还工本。放本分底本与月本两种。月本上月发散,下月
官署名。北齐置,掌引导诸命妇入宫朝会,并定其班位。设内谒者局统、丞为长贰,隶中侍中省。
秦或南越赵佗置。以近揭阳岭得名。属南海郡。晋废。在今广东揭阳市西北。北宋宣和三年(1121)复置。属潮州。南宋绍兴二年(1132)废入海阳,八年又复。移今治。元属潮州路。明清属潮州府。1991年改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