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克辛佛教寺院
亦称焉耆明屋。古焉耆国佛教遗址。“明屋”,维吾尔语意为“千间房”。在今新疆焉耆西南42公里处。主要遗迹是土坯建筑的南、北两区寺院,可见大殿、佛塔、僧房。出土大量精美佛头像、壁画残片、建筑装饰。时代早到南北朝,晚至唐、西州回鹘。北大寺西北有残石窟十室,毁坏严重。
亦称焉耆明屋。古焉耆国佛教遗址。“明屋”,维吾尔语意为“千间房”。在今新疆焉耆西南42公里处。主要遗迹是土坯建筑的南、北两区寺院,可见大殿、佛塔、僧房。出土大量精美佛头像、壁画残片、建筑装饰。时代早到南北朝,晚至唐、西州回鹘。北大寺西北有残石窟十室,毁坏严重。
明清国子监监生名目之一。又称例监生。始于明景泰元年(1450),凡未入学的民间子弟通过事例纳粟、纳马或纳银而成为国子监监生者,称例监。以区别于“纳贡”,即以同样方式入监的生员。明代例监达数万人,多系幼
传统瓷器之一。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中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
1163—1224即完颜珣。金代皇帝。1213—1224年在位。本名吾睹补。金世宗孙。允恭长子。累封丰、翼、邢、升王,判彰德军。至宁元年(1213),胡沙虎杀卫绍王,自彰德府(今河南安阳)迎立为帝,改
官署名。即右骁卫。唐光宅元年(684)改是称,神龙元年(705)复名右骁卫。
①将军名号。即抚军将军、抚军大将军、中抚军省称。②明清巡抚别称。
清代禁卫军之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专司扈从围猎。营兵由上三旗选充,初为三百六十人,雍正元年(1723)增为六百人。设总统、总领统辖营务。下设虎枪校、委署虎枪校各二十一人,分掌所辖营兵;笔帖式
古邑名。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在今河南温县东平皋东北隅。《左传》宣公六年(前603):“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攻魏取邢丘、怀”,均即此。西汉置平皋县。
即“合剌乞塔”。
?—296晋宗室。字子明。司马懿从孙。魏封武始亭侯,出为东莞太守。晋武帝受禅,封下邳王。孝友贞廉,谦虚下士,甚得宗室称誉。太康中拜尚书,迁右仆射。出为镇东将军、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惠帝即位,为车骑将
即“术外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