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川赕
唐南诏时地方建置,以河东州置,驻地即今云南大理市东南凤仪镇。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置赵州。居民主要为白蛮,即今白族。
唐南诏时地方建置,以河东州置,驻地即今云南大理市东南凤仪镇。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置赵州。居民主要为白蛮,即今白族。
即“清宣宗”。
书名。一名《外史梼杌》。北宋张唐英撰。二卷。编年体。仿荀悦《汉纪》体例,记五代十国时前后蜀四世七十多年历史。以前蜀、后蜀各为一卷,皆系总论。取材多本于《前蜀开国记》和《后蜀实录》。意在补正路振《九国志
明代处置逃军或新军的一种措施。其法始于正统二年(1437),将自首逃军等发附近卫所收操。弘治十三年(1500)复奏准,将各处解到新军,暂收缺军各所,进行操练。凡收寄者,后或仍归原卫,或照旧存留。
书名。清周存义撰。二卷。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瑶族赵金龙起兵反清,湖广总督卢坤亲往镇压。时湖南提督海陵阿进兵途中坠马死。卢坤奏罢不习山战之常德水师及荆州满骑,改调镇筸苗疆兵。周氏参其军幕,故是书上
唐设于碎叶镇之军事长官。碎叶为安西四镇之一,位于碎叶水(今楚河)南岸,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一说在今楚伊斯阔叶。乃唐之西陲要塞,安西都护王方翼、杜怀宝曾于此驻节。可考之镇守使有韩思忠、周以悌、吕
?—1207金东平东阿(今属山东)人,字良辅。正隆进士。明昌初,累迁御史中丞,以言事忤旨,除彰国军节度使,后为大兴、东平、河中、济南等府尹,有业绩。擢平章政事,封寿国公。泰和三年(1203),致仕。六
官署名。(1)即光禄寺,唐光宅元年(684)改此名,神龙元年(705)复名光禄寺。(2)渤海国置,设令、丞掌寺事。
官署名。清后期,各省州、县官所不能处理的重要诉讼案件,由督、抚委派候补官审讯,为非正式审讯机关。
明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玄玉,号苏门啸侣、一笠庵主人等。崇祯举人。明亡后绝意仕进,著述终老。著有传奇《一捧雪》、《万里圆》、《两须眉》、《清忠谱》、《万民安》、《人兽关》等。并与朱佐朝合著《埋轮
官名。三国魏置护东羌校尉,西晋改为此名,掌居于雍、秦、梁等州羌族事务。领兵,下设东羌督、猎将等部属。晋多以将军或西中郎将等兼领,有时亦兼秦州刺史。四品。南朝宋末以拜宕昌王梁弥机(羌族),齐、梁时由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