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相传春秋战国之际人。名跖,或作蹠。旧时被诬称为“盗跖”。《史记·伯夷列传》谓其“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荀子·不苟》称其“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庄子·盗跖篇》称他为柳下惠之弟,曾率“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堡)”。一般认为《庄子》载跖与孔子问答属寓言性质,不可信。但以跖为领袖的起义,春秋战国之际曾发生过。

猜你喜欢

  • 昌国县

    ①战国齐邑,西汉置县。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昌城。属齐郡。东汉、魏、晋属齐国,东晋属齐郡。南朝宋徙废。②南朝宋改临朐县置。治今山东临朐县。属齐郡。隋开皇六年(586)改为蓬山县,大业初改为临朐县。③北宋熙

  • 蔡確

    1037—1093北宋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字持正。举进士。擢监察御史里行。初附王安石,及安石罢相,即议论其过失。自知制诰累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元丰五年(1082)任尚书右仆射。哲宗立,升左仆

  • 亡命

    法律用语。因罪逃亡,脱离本籍。《史记·张耳列传》:“张耳、陈余尝亡命游外黄。”司马贞索隐引晋灼云:“命者,名也,谓脱名籍而逃。”也用以指罪犯。《汉书·武帝纪》元封六年(前105),“益州、昆明反,赦京

  • 剿捕档

    档案名称。清军机处档册。汇记有关镇压人民起义和少数民族反抗事件的上谕,并录有少量有关奏折等项,对外国用兵事件,如第一次***战争等,亦兼载。起自嘉庆元年(1796)一月,止于光绪七年(1881)五月。中

  • 掌阙案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吏部置,掌官阙。

  • 郊社斋郎

    见“斋郎”。

  • 救日

    弭灾祭礼之一。古人认为,日食是日有灾,当举行救日活动。周代,凡正月间有日食,天子不举盛馔,不居正寝,伐鼓于社;诸侯献束帛于社,伐鼓于朝;百官换着素服;乐师奏鼓,太祝献束帛,太史以辞自责;下级官员马车往

  • 采风报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1898.7.10)孙玉声在上海创刊。日出一小张,用各种彩色纸印刷。孙玉声、吴趼人等主笔,以诗文“风世”。另有国内外新闻、杂论等。约至宣统三年(1911)夏秋间,因

  • 和蕃公主

    古代中央王朝宗室女与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联姻者称谓。唐宗室女先后下嫁突厥、吐蕃、回鹘、契丹、吐谷浑,有宏化、文成、金城、宁国、永乐、东光、交河、和义、咸安、太和等和蕃公主。

  • 不忧军事

    罪行名。唐时,府兵须自备若干物资,主要为“随身七事”(衣服、被盖、资财、用物、弓箭、鞍辔、器仗)。战时若不带此七事及火具、乌布幕等,即以不忧军事论处。一事不备即杖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