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通判

通判

官名。又称半刺,俗称倅。宋乾德元年(963),初置于湖南诸州。二年,惩五代藩镇专擅之弊,又置于各藩镇,皆以朝臣充任。因有与州郡长官共同处理政务之意,故名。其后遂为定员。州郡之政皆需通判与长吏签议连署方许行下,且所部官吏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上闻,即握有监察官吏之实权,故又号称监州。南宋亦置,平时为州、府副长官,战时则专任钱粮之责。元不置。明于地方各府置,为府之副职,位于知府、同知之下,正六品。无常职,无定员。与同知分掌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清沿明制,设于各府,亦正六品。与府同知分掌粮盐、督捕、河工、水利、职事修废、清军、理事诸务。京府通判例以通政使司经历、知事、京县知县、外府通判等升任,外府通判例以詹事府汉主簿、兵马司副指挥、京县县丞、知县、布政司经历等升任。又,清之直隶厅亦有以通判为行政长官者,其名有理事通判、抚民通判等。其制同直隶州知州及知府,直隶于布政司。另设有专管河道之通判及海防通判。因通判之职类似汉之别驾从事史,故又别称别驾。又以在府之位列知府、同知之下,又别称三府。

猜你喜欢

  • 此木轩纪年略

    书名。清焦袁熹撰。五卷。编年记载历代事迹,始于帝尧,编年则始于春秋。摘其治乱兴亡之大端,各系以论,考证异同。未及卒业,仅至汉顺帝而止。门人徐逵照汇辑残稿,继续进行编撰。首卷及第三卷为袁熹手自标识,提其

  • 庚戌土断

    即“庚戌制”。

  • 北洋官报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2.12.25)在天津创刊。两日刊。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主办。“以讲求政治学理,破锢习,濬知识,期于上下通志,渐致富强为宗旨”,宣称所有“离经害俗”

  • 山人

    官名。一说即山虞。掌山林政令。《左传·昭公四年》:“《周礼》‘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孔颖达疏:“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知山人’虞官也。”

  • ①西周、春秋国名。赢姓。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春秋》桓公七年(前705):“谷伯绥来朝”,即此。后灭于楚。②春秋齐地。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春秋》庄公七年(前687):“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成公五年

  • 讲道理

    太平天国教育军民的一种方式。太平军攻克各地后,经常鸣锣传集军民,听取长官讲道。主要内容为宣传教义,讲解政令,劝民参军、出钱助饷,判罪用刑等。

  • 艾万年

    ?—1635明陕西米脂人。以武学生从军,积功至神木参将。崇祯四年(1631)从曹文诏镇压山西等地农民军。六年擢副总兵。八年率军击李自成于宁州之襄乐(今甘肃宁县湘乐镇),中伏被杀。

  • 独洛河

    亦作独乐河、独乐水、独逻河、毒乐河、弱洛水。即今蒙古国境内土拉河。

  • 马沙亦黑

    亦名吴谅。撒马儿国人。明时随西使陈诚来华,时称回回大师。明太祖深奇之,命制浑天仪,授刻漏博士。洪武十五年(1382)奉诏与翰林李翀、吴伯宗翻译《回回历法》。永乐二年(1404),授钦天监五官灵台郎,世

  • 克殷

    《逸周书》篇名。记述周武王伐商之事,为《史记·殷本纪》有关记事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