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亦邹
清初福建漳州海澄人,字居中。顺治举人。淡于仕进,乞假归,结庐白云山麓,为南屏文社,交结学者,从事著述。著有《明季遂志录》、《明季辨误》、《江闽事略》、《明余行国录》、《明遗民录》等。
清初福建漳州海澄人,字居中。顺治举人。淡于仕进,乞假归,结庐白云山麓,为南屏文社,交结学者,从事著述。著有《明季遂志录》、《明季辨误》、《江闽事略》、《明余行国录》、《明遗民录》等。
约1540—约1600明江西景德镇人,又称昊十九,号壶隐道人。能诗善书,以制瓷为业。所制号壶公窑,以流霞盏、卵幕杯最著名。盏明如朱砂,杯色莹白,均薄而轻。
①旧指上级官署中供下级官员来谒长官时休息的地方。有等级之分。如清代督抚衙门中有司道官厅、府官厅、州县官厅等。②军事机构。明代京营编制。正德中置。分东西两官厅,系选团营中精锐组成,另设总兵、参将统领。嘉
又作陶渚。今河南孟州市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水经·河水注》:“《晋阳秋》曰:杜预造河桥于富平津,所谓造舟为梁也。又谓为之陶河。魏尚书仆射杜畿以帝幸许,试楼船,覆于陶河,谓此也。”《资治通鉴》“陶”作“
书名。太平天国印书。卷首为《天王诏旨》,论述贬北京为“妖穴”、直隶为“罪隶”之故,所收何震川等人撰文三十二篇,皆发挥此意。清咸丰三年(1853)刊行。
西汉置。治今湖南桑植县;一说在今张家界市西大庸所。属武陵郡。三国吴永安末改属天门郡。西晋太康四年(283)改为临澧县。东汉永和二年(137)武陵郡澧中、溇中蛮起兵围充城,即此。
?—1139金宗室。汉名昌。盈歌子。早年从阿骨打、宗翰追袭辽帝,屡败辽将,为奚六路军帅,平定中京境内各郡县。编奚军为“猛安谋克”,从宗翰、宗望攻宋,取山东诸地。自元帅左监军升右副元帅。力主立刘豫为齐国
书名。清刘长佑撰。三十卷。大部分为刘氏任职期间的奏议公牍、书札。其中涉及太平军、法国侵略越南及中国两广、云贵等地吏治民生文字颇多。光绪十七年(1891)刊行。
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太平寰宇记》);一说大通三年(529)置(《太平御览》引《舆地志》)。隋大业三年(607)改为宕渠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渠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潾山郡。乾元元年
在今河南温县东。《隋书·卢贲传》:开皇中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北史》作利人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灌舄卤,民赖其利”。
奴隶或卑贱者之称。《韩非子·难一》:“今使臧获奉君命诏卿相,莫敢不听,非卿相卑而臧获尊也,主令所加,莫敢不从也。”《难势》:“夫良马固车,臧获御之则为人笑。”臧获又称臧穀,《荀子·礼论》:“君子以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