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置,盐铁、户部、度支三司凡关钱物,皆委其管辖。天成元年(926)依旧归三司,以宰臣一人专判。
1722—1798清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晚号西沚居士。少从父学,年长入苏州紫阳书院读书习经。乾隆十二年(1747)以五经中 乡试,十九年成进士。与修秦蕙田所撰《五礼通考》
爵名。清宗室封爵的第八等,即入八分辅国公。位次于奉恩镇国公。爵位传袭于子孙,递降至一等辅国将军不再降。参见“不入八分辅国公”。
宋末元初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字胜欲。咸淳进士,一说德祐进士。宋亡,隐居太湖竹山,因以为号,人称竹山先生。元成宗大德间,有人举荐他为官,不肯出。所作词,多写亡国后遭遇及感受,追怀往昔,音调谐畅,文字
书名。清罗惇曧撰。载《庸言》一卷六号。所记《马关条约》订立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之始末甚详。对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台湾爱国军民在刘永福领导下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事迹亦有所记载。
官名。清末改革官制后,某些官署(如商部、邮传部)始有设置。分为若干等级,秩视丞参或司员。一般均由对该官署业务有一定经验者担任,以备咨询。
唐时,选人于冬季十月集于吏部候选,故称。
明清漕项之一种。亦作随船作耗米、随船耗米、船耗。明宣德间行兑运法,每石漕粮征收加耗米四斗一升至七斗六升不等,除轻赍银折收银两外,其余支给漕军随船起运。清代为*随漕正耗之一部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1693—1751清汉军镶黄旗人,字觐臣,号时斋。康熙末以貲入官。雍正初擢楚雄知府,为总督鄂尔泰所赏识。曾主持云南铜厂事务,整顿旧矿,复开新矿,铜产大增,足供铸钱之用,因而停购洋铜。旋授云南巡抚。乾隆
官名。亦称稍伯下大夫。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佐稍伯中大夫掌本方事务。正四命。隋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