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将军
明散阶称号。武官正二品升授之阶。
明散阶称号。武官正二品升授之阶。
明孝宗朱祐樘语录汇编。刘健、谢迁、焦芳等编纂。正德四年(1509)成书,与《孝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四十八子目。前有明武宗序。参见“皇明宝训”。
彝族宗法制度。彝族以嫡长子为大宗,继承祖业,承袭祖宗“灵筒”,祭祀时为正祭者;庶出诸子皆为小宗而附之。彝族统治者阿者部,即水西安氏入主黔西北后,子孙繁衍,渐有分支。其最高首领谓之蔺或苴穆,元明时受封为
即“陆梁地”。
隋大业五年(609),工部尚书宇文恺从炀帝北巡,造观风行殿,上可容侍卫军士数百人。殿可离合,下设拖轮轴,推之迅速移动。炀帝于殿中盛陈文物,奏九部乐,宴请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陪列者二十余国使者,见
1251—1323元广平永年(今属河北)人,字君璋。至元十四年(1277),为后卫经历。二十六年,参议枢密院事,建议立武卫,专掌缮理宫城。升枢密院判官。大德元年(1297)起,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
①尚书台之职。《后汉书·郑弘传》:“弘奏以为台职虽尊,而酬赏甚薄”,“请使(尚书)郎补千石(令),令史为长”。②魏、晋、南朝指朝廷禁省之官职。《晋书·范宁传》:“又郡守长吏,牵置无常,或兼台职,或带府
?—791唐荣王李琬(玄宗第六子)之女。乾元元年(758)随宁国公主陪嫁回纥,及宁国返唐,升为可敦。历配英武(磨延啜)、英义(移地健)二可汗,号小宁国公主,亦称少宁国公主。长寿天亲可汗立,令其居外,戮
即“高柴”。
德国外交文书。王光祈选译于《一八七一年到一九一四年的欧洲内阁大政》一书。一册。计收外交文件、电文六十二件,反映德国及日、美、英等国对待辛亥革命和袁世凯执政之政治态度和外交方针。1929年中华书局印行。
书名。隋杨上善撰。三十卷。作者为大业年间太医侍御。本书从分类、注释、校勘三方面整理《内经》。将《素问》、《灵枢》分为摄生、阴阳、脏腑、人合、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