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五里牌竹简
战国时楚国竹简。1951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400号楚墓。墓曾被盗,具二椁二棺,属战国晚期墓。所出竹简共三十八支,皆残断,最长者仅13.2厘米,宽度皆在0.7厘米左右。墨书文字,字数最多的一简六字,少仅一二字。内容属遣策。一般是在简上半部记器物名称与数量,有的在中部注明器物在墓内之位置。所记物品有铜、竹器及丝织品等。系近代首次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战国竹简。
战国时楚国竹简。1951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400号楚墓。墓曾被盗,具二椁二棺,属战国晚期墓。所出竹简共三十八支,皆残断,最长者仅13.2厘米,宽度皆在0.7厘米左右。墨书文字,字数最多的一简六字,少仅一二字。内容属遣策。一般是在简上半部记器物名称与数量,有的在中部注明器物在墓内之位置。所记物品有铜、竹器及丝织品等。系近代首次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战国竹简。
元置。治今贵州安顺市。隶普定路。明初省。清康熙十一年(1672)复置。为安顺府治。1912年废县入府。1913年废府,以原区域复置普定县,改治定南(城关镇),即今县。
辽官名。来自汉语将军的转译。(1)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定制:鹰坊、监、冶等局长官为详稳。(2)北面帐官。皇族、国舅及遥辇、诸帐,均设详稳司,掌军马之事。有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官。皇族帐并有都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陕西宝鸡金陵河西岸。年代为公元前5100—前3790年。1958—1978年发掘。面积约6万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前者出于遗址的
①官名。春秋宋国置。一说为司马别称。《左传·襄公六年》:“司武而梏于朝,难以胜矣。”杜预注:“司武,司马。”杨伯峻注:“司武即司马。武、马,古同音,且宋国司马之职掌武事。”②官署名。北周置。属夏官府。
管形火器。清前期使用的一种后装火绳枪。枪管底部贯通,以填入子枪。子枪为一管形铁壳,有底,底上有火孔,内实弹药。装填时,将枪柄向下打开,把子枪推入后膛,使子枪火孔与火绳枪机的火门相通,闭合枪柄,并用铁钥
年号。(1)东汉桓帝年号(150)。凡一年。(2)十六国前凉张祚年号(354—355)。凡二年。(3)北魏文成帝年号(460—465)。凡六年。(4)高昌麴□年号(551—554)。凡四年。
?—前147汉景帝皇后。薄太后家女。景帝为太子时,取以为妃。及景帝即位,立为皇后,无子无宠。薄太后死,即废。
官署名。唐开元二年(714)在广州设市舶使,为市舶司前身。宋代先后在广州、杭州、泉州、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市)、密州板桥镇(今山东胶州市)等地设提举市舶司,置提举官。掌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
?—318晋西河(治今山西离石)人,字延元。幼以孝闻。西晋末,避乱随刘渊迁于平阳。年六十,始仕于刘聪,稍迁尚书左丞,至金紫光禄大夫,多有讽谏。靳准谋乱,以其耆德时望,拜为左光禄大夫,大骂不受,遂被杀。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活佛名。其母寺为佑宁寺(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第一世活佛洛桑拉卜旦(?—1679),生于青海西宁东川之土官庄,因称“土官”活佛,后改称“土观”。第二世活佛却吉嘉错(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