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次平
南宋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画院待诏阎仲子。隆兴初进画称旨,授将仕郎、画院祗候,赐佩金带,与弟阎次于皆承家法而艺过于父,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博采李唐、荆浩、关同、王诜之长。所画《风林放牧图》,鸟兽皆迎风而立,细致入微。作品有《溪山深雪图》、《牧牛图》、《风雨归庄图》、《梅林牧羊图》等。
南宋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画院待诏阎仲子。隆兴初进画称旨,授将仕郎、画院祗候,赐佩金带,与弟阎次于皆承家法而艺过于父,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博采李唐、荆浩、关同、王诜之长。所画《风林放牧图》,鸟兽皆迎风而立,细致入微。作品有《溪山深雪图》、《牧牛图》、《风雨归庄图》、《梅林牧羊图》等。
即“河亶甲”。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鼓人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掌祭祀、军旅、乐舞中鼓手演奏。正二命。下设司鼓下士以佐其
古部族名。又称赤勒、涉勒、敕勒、秋历、高车。匈奴后裔,一说丁零后裔,又说与突厥同族。隋时,分布很广,在今土拉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固、复罗、蒙陈、吐如纥、思结、浑、斛薛等部;天山北麓有契苾、薄落
官署名。北宋通进银台司置。掌接受中书、枢密院所下宣敕,登记后颁下。设发敕官三人,以中书沿堂五院通引官以下充任。
汉代皇帝向郡国传达重要命令或征调兵将时所使用的凭证,以竹制成,需交验符合后方得行动。《汉书·文帝纪》:文帝二年(前178)“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注:“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
在今云南曲靖市南。《明史·何福传》:洪武二十四年(1391)越州酋长阿资叛,何福讨平之,处其众置宁远堡。
古骠国城名。也作悉利城。故址在今缅甸抹谷附近。其城主名舒难陀,为骠国王雍羌之弟。贞元十八年(802)至唐献国乐,凡曲十二,并乐工三十五人,德宗授舒难陀以太仆卿之职。一说骠国王雍羌之弟即名悉利移。相传为
秦及汉初为祝官一种。《汉书·郊祀志》:“祝官有秘祝,即有灾祥,辄祝祠移过于下。”又《文帝纪》颜师古注引应劭曰:“祕祝之官,移过于下,国家讳之,故曰秘也。”文帝十三年(前167)下诏除之。
明太仓(今属江苏)人,字洋山。嘉靖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万历初,升右副都御史,累迁兵部左侍郎,提督两广军务,镇压林凤起义及罗旁潘积善等少数民族反抗。旋以南京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有干济之才,
周代诸侯有朝见天子之礼,天子在王畿之内赐其封邑,以供住宿和斋戒沐浴之用,故称汤沐邑。汉代皇帝、皇后、公主,以及诸侯王列侯皆有收取赋税以供私人奉养的封邑,沿称汤沐邑。《汉书·食货志》:“山川园池市肆租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