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考叔
春秋初郑国人。官封人(即掌土地之官)。守颍谷(今河南登封西)。郑庄公因其母武姜支持弟叔段叛乱,迁母于颍,誓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年余,庄公悔,思母。他求见庄公,献计掘地为隧,在隧中见武姜,以了誓愿。郑庄公三十二年(前712),从庄公攻许。因出兵前与公孙阏争车结怨,登城时被公孙阏自下射死。
春秋初郑国人。官封人(即掌土地之官)。守颍谷(今河南登封西)。郑庄公因其母武姜支持弟叔段叛乱,迁母于颍,誓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年余,庄公悔,思母。他求见庄公,献计掘地为隧,在隧中见武姜,以了誓愿。郑庄公三十二年(前712),从庄公攻许。因出兵前与公孙阏争车结怨,登城时被公孙阏自下射死。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封齐合傅胡害为贳侯,元鼎元年(前116)改为县,治今河北辛集市西南。属巨鹿郡。刘玄更始二年(24),刘秀攻取贳县,即此。东汉废。
金代职官名。原为女真部落统军首长,金建国后,成为统领女真千户的千夫长称号,也用为荣誉爵号。参见“猛安谋克”。
《论衡》篇名。为著者王充晚年写成之自传。记述著者家世、生平及思想,列举若干著作篇目,并以问答形式驳正正统儒生对自己的责难,着重阐明撰写《论衡》之宗旨为抨击天人感应、谶纬迷信之“伪书俗文”,为后代留下一
太岁方位与十天干相应之名。《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圈,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默,在癸曰昭阳。岁阳。”
?—1644明湖广谷城(今属湖北)人,字四长,号禹修。天启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崇祯元年(1628),出为松江知府,旋授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理江南粮储。十六年,擢左副都御史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次
1194—1229南宋闽清(今属福建)人,一说琼州(今海南琼山)人。本名葛长庚,字如晦,一字白叟,号海琼子,一号武夷翁。诏封紫清真人。世称紫清先生。十二岁举童子科。“博极群书,贯通三氏(儒、佛、道)”
唐、五代时,“形势”一词指地方上有势力的豪富之家。宋朝的形势户既包括*官户,也包括充当州县衙门*公吏和乡里基层政权头目的部分上户。官户数少,而*吏户数多。与形势户相对的平户,则包括形势户以外的全部人户
官名。北魏孝武帝时置。孝武帝虽为高欢所立,但不甘受挟制,遂召募骑勇广增宿卫,置阁内都督部曲(部队),又增武直人数,自直阁以下,分别增为数百名,皆选轻捷剽悍者为之,并置阁内都督,或加大为阁内大都督,专总
修筑海塘和江塘之工程。塘工多用石。其非潮汐冲撼之地,也间用土工或用柴工,并有保固年限的规定。清代对海塘工程,尤其是浙江海塘工程极为重视,多以大臣督率,高宗并曾亲临阅视。
唐代安西都护府属下四个军事重镇。负责西域地区军事防御和征收商税事务。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649.1),安西都护府自西州移治龟兹,始置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永徽元年(650)罢,约显庆三年(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