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山
①一名龙首原。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起于渭水南岸汉长安故址,止于樊川,长六十余里,首高二十丈,尾高五、六丈。汉筑长安城于北坡,未央宫等都依山而建。唐筑长安城于南坡,大明、含元等宫殿都建于山原较高处。营建城郭宫殿后,山原已渐堙平。②在今甘肃西部,西北-东南走向。与合黎山合称走廊北山。主峰在山丹县西北。明万历中,夷人青把都自昌宁湖移驻于此,被巡抚田乐击走。
①一名龙首原。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起于渭水南岸汉长安故址,止于樊川,长六十余里,首高二十丈,尾高五、六丈。汉筑长安城于北坡,未央宫等都依山而建。唐筑长安城于南坡,大明、含元等宫殿都建于山原较高处。营建城郭宫殿后,山原已渐堙平。②在今甘肃西部,西北-东南走向。与合黎山合称走廊北山。主峰在山丹县西北。明万历中,夷人青把都自昌宁湖移驻于此,被巡抚田乐击走。
十六国时天水(今属甘肃)人。晋元康八年(298),与李特等大姓率六郡流民入蜀就食。永宁元年(301),特起义攻占广汉(治今四川广汉北),为特将帅。屡立战功,成玉衡元年(311),俘晋犍为太守魏纪。李雄
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兴元进士。秉性高疏,词调怪涩,属元和年代韩愈、卢仝等险怪的一派。卢仝有《与马异结交》诗云:“昨日仝不仝,异自异,是谓大同而小异。今日仝自仝,异不异,是谓仝不往兮异不至。”马异答
春秋时人。白氏,名丙,字乙。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与孟明视、西乞术率师袭郑,途遇郑商人弦高犒师,以郑有备,顺道灭滑(今河南偃师西南)。回师途中,遭晋与姜戎邀击,于崤山(今三门峡市东)兵败被晋所俘。
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与大散关同为控扼川、陕交通要地。南宋绍兴元年(1131),宋将吴玠大败金兀术于此。
书名。唐元稹撰。一卷。记述翰林院承旨学士姓名,起自贞元二十一年(805)郑絪,迄于元和十五年(820)杜元颖、元稹等,共十二人。卷末所录李德裕、李绅、韦处厚三人事,乃系后人所附益。宋洪遵收入《翰苑群书
?—470北魏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字景文。李顺长子。太武帝时为中散大夫,与博士李訢等并参机密。文成帝时授秘书下大夫,累迁中书监,袭爵高平公。朝政大议,事无不关。弟奕有宠于文明太后。中秘书李訢上奏
北宋太平当涂(今属安徽)人,字功父。少有诗名,见赏于梅尧臣。举进士。熙宁中,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王安石变法,他奏请国事专听安石处画,有异议者,虽大臣亦当屏黜,为安石所不满,遂以殿中丞致仕。后
北魏内都坐大官的省称。
东汉汝南(治今河南平舆北)人。桓帝时任东海相。因所属下邳县令徐宣依恃其兄中常侍徐璜权势,掠杀民女,横行不法。遂尽捕其家属,依法弃市,暴尸示众。后为徐璜所谮,反坐髡钳,输作右校。
地名。在今河南陕县雁岭关东南。《后汉书·冯异传》:建武三年(27),冯异被赤眉战败,“弃马步走上回溪阪,与麾下数人归营”,即此。唐代俗名回坑(《通典·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