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丹增才旺

丹增才旺

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嘉庆二十年(1815),任孜本。道光二年(1822),与诸噶伦于聂塘寺护卫达赖喇嘛灵童楚臣嘉措,并参加坐床典礼。次年,陪同驻藏大臣巡视那曲、后藏等地。九年(1829),以青海蒙古首领觉囊札萨克率众攻掠邻近扎那喀松部落,奉命同代本萨迥率兵赴青海平乱,觉囊败降,连同其子及诸头人一并押赴拉萨。以功,清廷赐孔雀花翎。十七年(1837),十世达赖楚臣嘉措圆寂,负责专办丧事。二十年(1840),赴乍丫处理呼图克图转世出现二人化身之事,因擅自返回,被撤职。二十三年(1843),再次赴乍丫,复职衔,次年辞职。

猜你喜欢

  • 格当宗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在※珞瑜地区所置宗之一。相当于县。一作“金珠”(藏语意为“目如龙”)、“格当公巴”(藏语音译,意为“九坝”,寺庙名)。宗政府驻格当村,故名。位于珞瑜地区东端、波密的西南部。原为达木村珞

  • 杨义臣

    ?—617隋朝大臣。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本为鲜卑尉迟氏(尉氏)。隋秦兴县公尉迟崇子。开皇(581—600)初,父战死,袭爵,尚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如千牛(官名)者数年,被隋文帝赐姓

  • 达让

    僜语音译。※僜人达让支系的自称。讲达让话。约占僜人总人口的40%。聚居在西藏东南部察隅河支流杜莱河及格多河流域。主要由世居当地的土著居民“卡登卡拉和明末清初从西部迁来的“义都”人及从东部布绒山区(缅甸

  • 人头桩

    即“焦”(2250页)。

  • 西摩洛

    族名。汉族对哈尼族中自称为哦怒的称谓。散居于云南景东、墨江、元江、镇沅、普洱、江城、新平等县。参见“哈尼族”(1633页)。

  • 黄把都儿

    见“摆三勿儿威正台吉”(2354页)。

  • 琉璃桥

    西藏拉萨古桥名。因系宇妥家族出资兴建,藏语通称“宇妥三巴”,即“宇妥桥”。在拉萨大昭寺西,布达拉宫东。相传为唐代古迹。桥身五孔,为甬道式建筑,绿瓦飞檐,琉璃为料,故俗称琉璃桥。《卫藏通志》载有此桥,今

  • 塞北关

    见“归化关”(521页)。

  • 砂井

    元代地名。又作沙井。位于今内蒙古四子王旗红格尔乡。蒙古汪古部世居其地。元代建城,为砂井总管府治所。有驿道南通净州,北达和林(蒙古国都城,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 香堂

    见“腊鲁泼”(2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