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善
西汉闽越王。※无诸之子,※郢之弟。建元六年(前135),其兄郢发兵攻打南越,武帝遣大行王恢、大司农韩安国率兵助南越讨伐闽越。郢欲负隅顽抗,他与族人反戈杀郢,被汉封为东粤王。“余善已杀郢,威行于国,国民多属”,对汉武帝不让其继闽越王位心怀不满。元鼎五年(前112),支持南越反汉。汉平南越后,仍率东粤兵与汉相抗,并册封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刻玺自立为王,进军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元封元年(前110)冬,遭汉军水陆进攻,率东粤兵凭险多次挫败汉军,后粤繇王居股及其部众反戈,为居股所杀。
西汉闽越王。※无诸之子,※郢之弟。建元六年(前135),其兄郢发兵攻打南越,武帝遣大行王恢、大司农韩安国率兵助南越讨伐闽越。郢欲负隅顽抗,他与族人反戈杀郢,被汉封为东粤王。“余善已杀郢,威行于国,国民多属”,对汉武帝不让其继闽越王位心怀不满。元鼎五年(前112),支持南越反汉。汉平南越后,仍率东粤兵与汉相抗,并册封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刻玺自立为王,进军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元封元年(前110)冬,遭汉军水陆进攻,率东粤兵凭险多次挫败汉军,后粤繇王居股及其部众反戈,为居股所杀。
见“车凌蒙克”(280页)。
见“和硕特西前旗”(1451页)。
亦作赛斐。满语音译,汉称木匙或木匕。东北满族及其他民族所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具。《三朝北盟会编》卷4有金代女真人使用此食具的记载。长约4寸,上锐下丰,削木而成,燎以火,曲其柄,佩于带上,用以代箸。
1868—1934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字德馨,号寿山。广西邕宁县东门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为人刚正不阿,好侠行义,颇受乡里尊崇。早年曾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抗法战争。中法停战后,退役回乡
书名。两广滇黔民族志。1卷。清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欧北,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汉族)撰。为作者宦游两广滇黔的见闻杂记,中多涉及西南各省少数民族,重点是壮、布依、彝、傣族社会习俗。作者对少
参见“牛皇节”(358页)。
明、清西域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新疆图志》作珠勒都斯。今作玉勒都斯。因裕勒都斯河得名。“裕勒都斯”,维吾尔语“星”之意,指河源处众泉涌发如星。地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分为大、小两处谷地。
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取宋灵州的战争。宋以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为防御党项的军事重镇,粮秣需从关中与环州(今甘肃环县)和庆州(今甘肃庆阳)等地调运,十分不便。至道二年(996)李继迁于灵武西南的洛浦河(今
见“蒙古纲”(2326页)。
契丹族的一支。源出东胡。为契丹历史上最早部落联盟中的核心氏族。始见于《旧唐书》、《唐会要》。一说即※古八部中的※何大何部。因其长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故亦为契丹最早部落联盟的名称。大约始于隋、唐之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