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族社会历史分期

傣族社会历史分期

西双版纳傣文文献记载的历史分期。传说此地傣族是从“勐色本”地方迁来。其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傣语称“滇乃沙哈”,并谓此时期的性质为“莫米召、莫米宛、莫米尚”,意为:“没有官、没有佛寺,没有负担(剥削)”的时代。第二个时期称“募乃沙哈”,性质为“米召、米宛、莫米倘”,其意是“有官,有佛寺,没有负担”的时代。第三个时期称“米乃沙哈”,性质为“米召、米宛、米倘”,其意是“有官、有佛寺、有负担”的时代。依傣历年代,按公历推算,公元前540年以前为第一个时期;公元前540年至公元700年之间,为第二个时期;公元700至1950年,为第三个时期。

猜你喜欢

  • 打比

    壮族传统球类运动之一。亦称“打棍”。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参加者数人至十数人不等。秋收后在田间或广场上举行。事先准备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硬质木球和一根长约30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的扁平木棒,与一块高

  • 赶表

    参见“囊俏”(2584页)。

  • 西夏事略

    书名。(1)宋王偁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偁《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2)清陈崑撰,16卷,未见传本。《清史稿·艺文

  • 库狄氏

    见“狄氏”(1104页)。

  • 乌思藏管民万户

    见“阿里万户”(1223页)。

  • 萧仲恭墓志

    金代契丹小字墓志。为一合。刻于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九月。出土于河北省兴隆县梓木林子村附近金墓。此墓于1942年为当地农民挖开,墓志弃置原地无人过问,不为学界所知。1954年被原热河省博物馆在调查

  • 拥担达

    哈尼语音译。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迁居新房仪式。新房建成,女主人端上半盒糯米饭和一个熟鸡蛋,男主人抬着祖先神龛,率领全家将之置于屋中祖先灵台上。然后大家动手,帮助新房主人搬家具,支三脚架,立支锅石。主人杀

  • 哈剌忽迷思

    即黑马奶,见“马湩” (159页)。

  • 阿穆岱鸿台吉

    见“脑毛大”(1901页)。

  • 承化寺

    黄帽派喇嘛庙。俗称“喇嘛库伦”。蒙古名“阿勒泰夏拉苏默”。位于今新疆阿勒泰县附近。清同治九年(1870),大喇嘛棍噶扎勒参主持兴建。有房30余间。盛时有喇嘛200余人。清季曾为西北地区抗俄斗争前哨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