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盛德

元盛德

清代至民国年间内蒙古地区著名旅蒙商之一。与※大盛魁、※天义德合称为归化城“三大号”。康熙年间(1662—1722),以经营贸易起家。由山西祁县人段泰创办。初段氏经营驼运,往返货运于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与科布多(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之间,因元盛宏欠下运费和货款,遂接管元盛宏,并改名为元盛德。初在归化城设总号,继在科布多设支号。以在札哈庆、乌兰海、讨号子等地孳养牲畜为主。光绪年间开设有元盛隆、元盛泰和元盛长三家京羊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约有羊70余万只。1911年,因外蒙古宣布“独立”,排挤内地商人,人畜均有较大损失。1912年撤消元盛长号,1917年又撤消元盛隆号。1928年申报停业。1932年歇业。

猜你喜欢

  • 马喇副长官司

    明清四川摆夷人(今傣族)土司名。清康熙十九年(1680),首领阿世忠帅众归清。二十二年(1683)准其请,袭副长官原职,颁给号纸,无印信(一说有印信),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

  • 伯克年班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定期进京朝觐制度。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六品以上各城伯克分3班轮年入觐。八月中旬出发,十二月抵京。每班约40人为限。二十八年(1763),以入觐人数过多,定分4班轮年入觐,停

  • 达尔扎策凌

    ?—1750清代西藏地方贵族。藏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子。乾隆十五年(1750),驻守阿里官员朱尔默特策布登卒后,由其父奏准令其驻防阿里克地方,管辖该地官兵。因无官职,不足以弹压,经驻藏大臣奏准

  • 卓木雅

    门巴族民间木制餐具。门巴语音译,原为一种树名,转指特异功能木碗的称谓。当地工匠采用此树的瘤疙瘩或根部制作成器,故名。制作工序与※格育雅古相同。器型为侈口鼓腹,矮圆柱形足、平底。木质细密,花纹别致,镶嵌

  • 王大臣会议

    即“议政王大臣会议” (615页)。

  • 铁甸

    见“铁骊”(1877页)。

  • 挞不野

    ①即“大㚖(76页)。 ②辽天庆六年(1116)擒高永昌献金将斡鲁者,亦名挞不野,为高永昌部下,或说其为二人,或说为同一人。 ③即“答不也”(2238页)。

  • 车师前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交河城遗址)。以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名。本属车师国(原姑师国),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时破车师,分其地为前后两部。前部即车师前国。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

  • 龙布

    藏语音译,意为“官长”。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村寨统领兵丁者的称谓。一般每村寨一人,大寨二人,小寨由寨首兼任。非世袭。由“格波”(长老)推荐,经“洪布”(土官)任命勇敢作战,善于指挥,有军事才干者充当。

  • 额鲁特下五旗

    清代新疆伊犁额鲁特营右翼携眷驻防兵。乾隆三十二年(1767)置。初仅6佐领。继扩编为8佐领。因人数激增,四十年(1770),编为10领,寻复上升为14佐领。以闲散丁多,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