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仔召
见“冒仔”(1653页)。
见“冒仔”(1653页)。
即“蒙古源流”(2337页)。
官名。始设于汉代。职位略低于将军。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总称八校尉。西域所置校尉,主司屯兵,如戊已校尉、使者校尉等。汉以后,历朝皆置此官。唐以后,则用为低级武散官之号。明清则
见“夜落纥” ②(1497页)。
书名。明代李化龙撰。15卷。明万历(1573—1620)中,播州(治今贵州遵义市)宣慰使杨应龙恃险作乱,明廷命李化龙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兼巡抚四川、率兵讨平。以其地改2府、1州、8县。事后,李化龙搜集明廷
见“秦边纪略”(1798页)。
见“敌烈部”(1882页)。
见“敌烈部”(1882页)。
见“嵬名氏”(2220页)。
①见“详稳”(1536页)。 ②见“亦刺合”(871页)。
五代后唐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在926年。仅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