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元

北元

史学界对元室北迁后的称呼。始见于郑麟趾(1359—1468)著《高丽史·恭愍王世家》(1451年成书),沿用至今。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明将徐达、常遇春(回族)等北取中原,会师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顺帝)※妥懽帖睦尔率元室北走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元亡明兴,但惠宗及其后嗣在中国北方仍自称“大元”,故史称北元。洪武二年(1369),上都被常遇春攻克,惠宗退守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拟依辽东的太尉纳哈出、陕甘地区的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等所率数十万蒙古军恢复对全中国的统治。三年,惠宗卒,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称必力克图汗,于翌年改年号宣光,屡拒明太祖的招降。同年,应昌失守,退居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与扩廓帖木儿会合。五年(宣光二年,1372),在和林附近击败徐达的明军中路,驱骑南下,占据兴和(今河北张北)等地。十一年(宣光八年,1378),爱猷识理达腊卒,弟※脱古思帖木儿继位,称乌萨哈尔汗。次年改年号天元,仍以恢复元朝自任,与明军屡战失利。二十一年(天元九年,1388),被明将蓝玉(回族)等大败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突围后复被蒙古别部首领※也速迭儿(阿里不哥后裔)捕杀。此后,北元势衰,大汗权威低落,异宗领主崛起,权臣擅政,操废立生杀之权,其中以西蒙古瓦剌的势力最强,伺机与大汗分庭抗礼。二十二年,脱古思帖木儿子恩克卓里克图继位,在位四年卒,无嗣,其弟额勒伯克于二十六年(1393)继位。该汗重用瓦剌佞臣浩海达裕,致兄弟相残,建文元年(1399)被瓦剌大领主乌格齐哈什哈所杀。二年,其长子坤帖木儿继位。四年,被杀,无嗣,非元裔的鬼力赤称汗,史称“篡立”。自此,明人称东蒙古为“鞑靼”,称西蒙古为“瓦剌”。此后,瓦剌的也先、鞑靼的达延汗和俺答汗等仍自称“大元”,蒙文史书亦称明代蒙古汗统为“大元”,故史界或将其下限划至明末后金征服察哈尔部为止。因蒙汉文及波斯文史料对北元前期诸汗世系记载不一,尚待进一步研究。附:北元诸汗世系

(图表见下页)

附:北元诸汗世系

猜你喜欢

  • 诺伯

    彝语音译。又作诺波。“诺”意为“黑彝”, “伯(波)”意为“好”,全意为“好黑彝”或“好骨头黑彝”。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奴隶主以血统划分的奴隶社会阶层之一。是奴隶主阶级血统论的产物。黑彝奴隶主自诩骨头和

  • 金顺

    ?—1885清朝将领。字和甫。满洲镶蓝旗(一说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咸丰初年,从僧格林沁征山东、湖广捻军,从驻防兵升骁骑校,赏戴花翎,赐“巴图鲁”名号,以佐领补用。十年(1860),克太湖,擢协领

  • 依罗

    晋代夫余国王。前王※依虑之子。晋太康六年(285),夫余为鲜卑慕容廆所破,父自杀,遂走保北沃沮(故地在今吉林延边地区一带)。及知晋武帝下诏将扶夫余遗裔复国,于翌年遣使至护东夷校尉何龛处,求助还旧国。龛

  • 胡覩堇

    见“萧迭里得”(2001页)。

  • 吉拉克亚拉格

    突厥语kirakyarag音译。汗国行政官员,主管向地方征收粮草和装备供应军队。※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 斡勒忽讷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斡勒忽讷兀惕。为※都儿鲁斤(又译迭儿列斤)蒙古诸部之一弘吉刺部分支。该部同蒙古皇族乞颜·孛儿只斤氏具有世婚关系,成吉思汗之母月伦即属此部,娶成吉思汗幼女阿勒塔伦之泰出、娶蒙哥汗

  • 南燕世宗

    见“慕容德”(2440页)。

  • 托乎提马木提

    清末新疆喀什噶尔白山派头目。又称托合提·马木提艾来姆。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同治三年(1864),乘当地回族人民起义之机称王,占据喀什噶尔回城,实行宗教统治。不久,被柯尔克孜族封建主思的克伯

  • 月儿斤

    即“主儿勤”(620页)。

  • 派巴颜

    参见“巴颜”(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