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楼
见“四楼”(552页)。
见“四楼”(552页)。
1608—1692明末清初云南丽江土官。纳西族。字昆仑,号台美。纳西族名阿寺阿春。土知府※木增(阿宅阿寺)长子。明天启四年(1624)袭父职。崇祯十年(1637),备马匹方物差人赴京进贡请典。时蒗蕖阿
蒙古国和元朝将领。蒙古人。忽鲁忽儿子。以勇壮著称。宪宗四年(1254),随军征蜀。次年,援万户刘七哥,解巴州之围。从都元帅纽璘败宋将姚德,破云顶山城,二败宋军于三曹山。世祖至元三年(1266),从行院
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南约40余里处,南邻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分别为二个相邻村落名称。阿斯塔那,维吾尔语意为“首府”,汉名“三堡”;哈拉和卓,汉名“二堡”。墓葬区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2公里,占地1
①(?—1803)清朝将领。满州镶黄旗人。瓜尔佳氏。乾隆中,以护军从征缅甸、金川,累迁护军参领,授贵州大定协副将。为总督福康安所赏识,受举荐。乾隆四十九年(1784),擢宜昌镇总兵,改建锐营前锋统领。
旧时布依族传统婚俗。亦称“开口亲”。流行于贵州罗甸、册亨等地。青年男女通过※“囊俏”择配或由父母包办,都要经过媒人从中撮合,始能缔结婚姻。媒人第一次去提亲,须携带1斤米酒、1—2斤糖作为礼品送给女方。
古部落名。乌蛮的一支。与※勿邓、※丰琶又合称※“东蛮”。唐时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境。所属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首领称“都大鬼主”。贞元(785—804)中,都大鬼主※苴那时
1565—1627清初将领。又作达诸护。满洲正蓝旗人。兆佳氏。世居纳殷。初任佐领,从太祖努尔哈赤征乌拉、叶赫诸部,护卫宁古塔,均有功,授三等男爵。天命十年(1625),率兵征东海瓦尔喀和卦尔察部有功。
傈僳语音译,意为“祭祀鬼神”。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杀牲祭鬼神的仪式。当人患病时,请人占卜是何鬼神作祟,并向该鬼神许愿,若病人痊愈或病情好转即择日进行祭祀。据说,不进行祭祀还愿,病会重犯,而且更严重。
清朝管理蒙古热河地区的最高长官。驻地在热河。乾隆三年(1738),设副都统。嘉庆十五年(1810),改设都统,驻承德府(今河北承德市),辖有今河北北部及辽宁、内蒙古部分地区,管辖喀喇沁3旗。掌管蒙汉交
苗族之俗称。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与※老苗为不同支系。男束发,女挽髻,男衣左衽,女衣对襟,短裙,赤足。头饰银簪、项圈等。妇女用兜肚,与※黑苗同,讲黔东方言。相传与老苗移入广西时间不同,晚于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