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魏勋臣八姓

北魏勋臣八姓

北魏初勋臣之后组成的八个姓氏。拓跋鲜卑在向南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外部落,成为内入诸姓。后按照其原是否为部落大人及内入后之功绩,逐渐从内入诸姓中分化出丘穆陵(后改为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刘)、贺楼(楼)、勿忸于(于)、纥奚(嵇)、尉迟(尉)八姓,称为“勋臣八姓”。据《魏书·官氏志》载,此八姓“皆太祖(拓跋珪)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定代人姓族,为了陪衬汉人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及太原王氏四大姓,模仿八部八姓的体制,除帝室元氏及长孙、叔孙、奚氏外,鲜卑以此八姓为首,“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常与北魏皇室通婚,男尚公主,女为帝妃。

猜你喜欢

  • 云岩卧佛

    云南保山城北15公里处云岩山下的卧佛石雕像。相传为傣族于唐开元四年(716)所建,以石洞为主殿,前后两院三殿,洞宽数丈。外洞有一卧佛,长3丈,洞中塑有500罗汉像,雕塑艺术精湛。每年佛会,德宏境内的傣

  • 临潢府故城遗址

    即辽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2里处。神册三年(918)建京城,初名皇都。会同元年(938),改为上京临潢府。在辽国军事、政治、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后,经考古工作者考察,查清故城的规模和街道

  • 吐蕃宣尉司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即:※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今前藏、后藏、阿里及以西拉达克地区)、※吐蕃等处(今甘肃、青

  • 克什克特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伊克明安氏。乾隆十九年(1754),率众随阿睦尔撒纳附清,授札萨克头等台吉,驻牧塔密尔。(位于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二十一年(1756),以族台吉德济特等附阿睦尔撒纳反清,偕辅国

  • 弥勒弥

    见“吉里迷”(681页)。

  • 癿铁木

    元末明初土族第一代朱土司。青海西宁州人。元末为百户。明洪武四年(1371)附明,授充小旗。其孙朱荣袭千户,始以朱为姓。曾辖有“土舍”、“土民”100余户,居地在今民和县三川朱家堡等地。附:朱土司世系(

  • 月也

    侗族村际间传统联谊活动。汉译“吃乡食”或“吃相思”,又称“作众人客”。流行于贵州榕江、黎平、从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侗区。多于春节和秋后举行。甲寨相邀,乙寨则全村出动,前往作客。宾主欢聚一堂

  • 长清

    ?—1837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钮祜禄氏。内大臣策楞之孙。以荫生授兵部主事。累迁郎中。嘉庆二十四年(1819),出为广西左江道,复为兵部郎中。道光五年(1825),加副都统衔,充阿克苏办事大臣。六

  • 诺尔布事件

    清代西藏日喀则地区反对蒙古汗王和格鲁派之斗争。清崇德七年(1642),和硕特蒙古固始汗灭藏巴汗后,将后藏土地、百姓全部献给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顺治十二年(1655)固始汗死后,汗位空悬数年。十六

  • 赵坛

    ?—1865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正炖子(一说为侄)。咸丰二年(1852)父卒,于次年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管土司事务。同治元年(1862),奉命率本部兵守狄道州城,抵御西北回民反清起义军。受朝廷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