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史集

史集

书名。波斯文称Jami‘ al——Tawarikh,又译《集史》。波斯哈马丹人,伊儿汗国宰相拉施特(Rashid al—Din Fadl Allah)奉旨主编。分3部,第一部蒙古史,3卷;第二部世界史,4卷;第三部世界地志。成书于回历710年(1310—1311)。传世抄本10余种,仅有第一,第二两部及附篇《五民族世系谱》。蒙古史第一卷分上下册,上册为突厥蒙古部族志,下册为成吉思汗先世及成吉思汗纪。第二卷为元太宗窝阔台至成宗铁木耳诸帝纪,及术赤、察合台、拖雷诸汗传;第三卷为旭烈兀至合赞诸汗时期伊儿汗国史。世界史各卷分别记述欧亚各国及诸民族史。蒙古史诸卷因利用伊儿汗廷秘藏《金册》和档案,访求来自蒙古本土、熟谙蒙古故实诸蒙古高官、耆宿、学者等人口述资料,又博引波斯文、阿拉伯文史籍有关蒙古的记载,而所据第一手材料今已大部分散失,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为史家所一致推重。中外学者多认为此书成吉思汗纪与《皇元圣武亲征录》、《元史·太祖纪》出于同一史源,可与《元朝秘史》互相参证。19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先后整理出版了此书大部分原文和译文。清末,洪钧曾据贝勒津俄译本将其部分内容节译为汉文,收入《元史译文证补》。1946—1960前苏联先后出版了此书蒙古史全部的新俄译本,余大钧、周建奇已据以译为汉文。

猜你喜欢

  • 拜济

    即“妣吉”(1260页)。

  • 曩论

    藏语音译,意为“内相”。吐蕃主管内政之官。有大、中、小之别。详见“曩论掣逋”(2589页)、“曩论觅零逋”(2589页)及“曩论充”(2589页)。

  • 哈达罕站

    清代驿站名。内蒙古喜峰口蒙古驿道上最后一站。据《黑龙江通志》卷62载,在景星旗西南20余里,东北距齐齐哈尔直路120里。

  • 仪宾倘不浪

    即“赵全”(1608页)。

  • 拜桑固尔

    见“狼台吉”(1900页)。

  • 姑苏

    见“哥舒”(1835页)。

  • 剌儿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拉拉卫,并将刺山卫作拉拉山卫。

  • 省溪等处军民长官司

    土司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境内有汉、苗、土家等民族散居。唐属充州。宋属沅州。元置省溪等处军民长官司,后改为省溪霸场蛮夷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省溪

  • 亚谿

    藏语音译。意为“父家庄园”。西藏达赖喇嘛、班禅家族占有的庄园名。清政府对达赖喇嘛班禅直系亲属,例赐爵位和庄园。 自雍正七年(1729),封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父索诺木达尔扎为“辅国公”,赐予庄园始,

  • 九金人集

    书名。清光绪间吴重熹辑。凡155卷。历经20年辑成,宣统元年(1909)海丰石莲庵初刻。计收录金代9名作者8种文集,故名。包括王寂《拙轩集》、赵秉文《滏水集》、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李俊民《庄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