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博克萨哩
即“霍博克赛里”(2549页)。
即“霍博克赛里”(2549页)。
蒙古语作“侯勒”,即四弦。18世纪前出现的蒙古民族乐器。盛行于科尔沁草原,几乎家家皆有,人人擅奏。可独奏,亦可伴奏。琴筒为木制,蒙以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有弦四条,弓用马尾制作,分成两股,分别夹
清朝对裕固族首领的称号。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将裕固族划分为“七族”部落,各设正副头目,册封其总头目为“七族黄总管”,赐黄袍马褂和红顶蓝翎帽,并分授各部落头目以“守备”、“千总”、“把
清代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帕啻沙卜伯克、帕提沙布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巡察,缉捕违法、偷盗者,并管理监狱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
见“普陇”(2289页)。
见“移剌曷补”(2068页)。
古碑铭。又称荔非道庆造像碑。北周保定四年(564)立。原存陕西蒲城县东北20里雷村。《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均有著录。碑云造像者150人,实际可识者122人。其中羌人姓氏雷28,昨和19,屈
辽代契丹大字、汉字碑。全称“大辽大横帐兰陵郡夫人建静安寺碑”。碑立于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大明城)之静安寺,寺早湮,碑尚存。原碑未确记所立年月,从碑铭中看,大致在辽道宗咸雍八年(1072)。碑额题全
参见“打差”(428页)。
渤海王国置。为扶余府所辖二州之一,领强师(帅)、新安、渔谷3县(旧有说辽通州之扶余县等皆为其所属)。州治故址今有人说即今辽宁西丰县南城子山古城。辽灭渤海后州废,所领强师县民,大部被辽太祖迁至今内蒙古巴
?—1055?辽代大臣。契丹族。耶律瑰引子,于越※耶律仁先弟。兴宗以其父为刺血友,幼养宫中。善骑射。重熙十四年(1045),为左护卫太保,同知殿前点检司事。寻为知夷离毕事。翌年十一月,任汉人行宫都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