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宁王
见“阿鲁台”(1217页)。
见“阿鲁台”(1217页)。
见“斛薛”(2084页)。
见“哲别”(1858页)。
1719—1795清代藏传佛教名僧、学者。藏族。生于西藏东部昌都之温普。7岁入昌都寺出家。至17岁均从父学习文字。20岁赴里塘寺学习因明及内明。24岁赴拉萨,于色拉寺的切巴扎仓求学。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
傣语音译,意为“一片土地之主”或“一个坝子之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的一级行政区域的统治者,即车里宣慰使司所辖各勐的土司,是※召片领以下最大的一级领主。多由召片领分封其宗室亲信担任,
见“哈兰城卫”(1639页)。
即辽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2里处。神册三年(918)建京城,初名皇都。会同元年(938),改为上京临潢府。在辽国军事、政治、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后,经考古工作者考察,查清故城的规模和街道
见“帖木儿汗国”(1397页)。
即“函普”(1560页)。
※葛逻禄三姓之一。又作婆匐。参见葛逻禄”(2184页)。
参见“墨竹工卡”(25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