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喇忽剌

哈喇忽剌

?—1634

明末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又称呼图克图哈喇忽剌或呼达该图哈喇呼勒,号多克辛诺颜或赛音诺颜。出身于绰罗斯家族。布拉台吉之子。明万历十五年(1587),与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联兵击退喀尔喀蒙古乌巴什洪台吉的进犯。17世纪20年代,驻牧地之东南邻和托辉特,西至额尔齐斯河东岸,北达亚梅什湖。屡与向西扩展领地的和托辉特部硕垒乌巴什争战,受挫。后又与硕垒子俄木布额尔德尼交兵,互有胜负。至崇祯元年、二年(1628—1629),始败和托辉特,重返天山北路广大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传入卫拉特后,获“呼图克图”称号。在抵御外族侵扰和调解内部纠纷过程中,威望日增,势力渐盛,成为卫拉特蒙古诸部的实际盟主。

猜你喜欢

  • 奥边

    珞巴族对借债户的称谓。亦作纳觉。珞巴语音译,意为“送还”、“酬谢”。其因天灾人祸、宗教祭祀等陷于入不敷出而举债。一般以等价物偿还,也有以工抵债而充当佣工,并有少数遂成长工,但无人身依附关系,其等级地位

  • 吐奴傀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三代首领。约为4世纪初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车鹿会子。父卒,继领柔然部众,仍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分冬夏游牧狩猎于漠南、漠北,岁贡马匹兽皮。卒后其子跋提继立。

  • 观察使

    官名。唐乾元元年(758)改采访处置使置,掌考察州县官吏政绩,后兼理民事。多以节度使兼领,凡不设节度使者即以之为一道的行政长官。至宋代,其职掌并于转运使,或为武官升迁时兼带的虚衔。西夏建国时亦设此职,

  • 呕里僧

    见“耶律察割”(1323页)。

  • 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所建立的第一个回民自治地方政权。在彭德怀为首的西征红军影响下,由中共陕甘宁省委李富春直接指导,于1936年10月20日在宁夏同心城清真大寺举行的回民自治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会上

  • 白水羌

    ※西羌的一支。因居于白水(今四川南坪、甘肃文县之白水江)而得名。水出于临洮县西南西倾(羌)山,水色白浊,东南流与黑水合。西北与※黑水羌相邻。东汉时改广汉北部都尉为阴平郡以统其众。曹操伐蜀,曾使张既徙武

  • 茂特色布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莫啻色卜伯克、莫提色布伯克、摩提色布伯克。维吾尔语。职司管理经典,整饬教务,不参与民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

  • 忧位居

    209—248高句骊国第十一世王。小名郊彘。山上王※延优子;母原为村女,与延优私遇,生位居后入为“小后”。三国魏太和元年(227)父死,即位。前期与曹魏不仅有使臣往来,且在青龙四年(236)斩孙吴通聘

  • 戈拉

    独龙语音译,即木锄。见“时而魁”(1068页)。

  • 高尔位

    1625—1701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四年(1647)举人,初任直隶南和知县。九年(1652),授监察御使,巡按陕西。奏准整饬州县吏治腐败、官吏钻营等诸多弊端。十三年(1656),巡按山西,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