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
古地名。亦名尉那岩城。高句骊国第二个都城。故址为今吉林省集安县城;一说在今朝鲜义州,不确。高句骊始祖朱蒙建国,初都于※纥升骨城,朱蒙卒,子类利继位称瑠璃王,于其二十一年(公元2年),筑尉那岩城,次年迁都之。高句骊第十世王山上王延优于其十三年(209)由此迁都※凡都城。此城前后为都城凡212年。
古地名。亦名尉那岩城。高句骊国第二个都城。故址为今吉林省集安县城;一说在今朝鲜义州,不确。高句骊始祖朱蒙建国,初都于※纥升骨城,朱蒙卒,子类利继位称瑠璃王,于其二十一年(公元2年),筑尉那岩城,次年迁都之。高句骊第十世王山上王延优于其十三年(209)由此迁都※凡都城。此城前后为都城凡212年。
藏语音译,意“私人庄园”。一般指旧时中央王朝、原西藏地方政府和各大世家、大活佛封授给贵族、世袭头人、扈从等私人占有的祖业庄园。有时也指在政府供职临时领有的作为薪俸的庄园。参见“谿卡”(2579页)。
船的一种。因船形似鞋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本为哈尔滨等地汉族居民用船,20世纪30年代传入赫哲族地区后,遂取代赫哲族原有的船只,成为运输和捕鱼撒网、下钩的主要用船。大小不一,大的载重近3千斤,小的也
河流名。老哈河支流。蒙古语称霍尔霍河。发源于今内蒙古宁城县和喀喇沁旗交界处的葛家洼梁顶。全长150华里。汇大小数十条河流而成。在黑城附近汇入老哈河。黑城在历史上为名城。战国时期有右北平郡的平冈。西汉著
即“艋舺”(2457页)。
土族他称。蒙古族对土族的称谓。参见“土族”(63页)。
元朝将领。蒙古八鲁剌思氏。瓮吉剌带子。世祖至元(1264—1294)中,任宿卫,事皇孙铁穆耳。后随从北征叛王乃颜党哈丹等,以功受忽必烈汗赏赐,领太府监。后从宁王阔阔出、海山战海都、笃哇叛军。以功拜翰林
1098—1158金大将。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娄室子。年17,从攻宁江州、济州,败敌8千。遇敌于信州,力战救移剌本于阵。败耶律佛顶兵于沈州。从完颜宗翰攻奚王霞末兵,破乙室部2营。平迭剌部族叛军。后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旧俗之一。取猎获的野羊、野猪、狗熊等兽头骨和宰杀的牛头骨悬挂在长屋过道的板壁上。有角的留双角和前额骨,无角的完整保留。一些头骨还被涂染红色。以悬挂头骨多为荣,意在显示主人的英武和
?—1644明西府土司。青海西宁人,土族。高阳伯李文八世孙,李愈茂子。世袭指挥同知。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义军破甘州(今甘肃张掖),他与西祁土司祁廷谏等守西宁城,拒击义军。次年春,诱杀义军
清朝大臣。字章甫。蒙古镶白旗人。监生出身。光绪十七年(1891),赏记名副都统衔,为驻藏帮办大臣。十八年,奏请驰封班禅外祖父期美汪布公爵。十九年,奉命与英国特派驻哲孟雄立之行政长官柏尔在大吉岭签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