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壬午之变

壬午之变

清对明之战。崇德七年(1642)十月,清朝为消耗明朝国力,夺取财物,以战养战,命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内大臣图尔格为副将军,统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24固山额真,约5万余人,合外藩察哈尔、喀尔喀、阿禄科尔沁、翁牛特、敖汉、奈曼、科尔沁等各部蒙古共10万之众征明。清军左翼从界岭口、右翼从雁门关黄崖口(古北口西段)入边墙,会师蓟州,分袭真定、河间、香河、临清、霸州、文安、长芦、东昌、冠县、萃县、馆陶、高唐、海丰、章丘、沐阳、沂州、丰县、蒙阴、泗水、邹县、曹县、濮县、青州、临淄、阳信、滨州、济宁、兖州。左翼沿青州、德州、沧州、天津、北京,绕三河。右翼沿东昌、广平、彰德、真定、保定,过北京北,会师密云。次年五月,越墙子岭出边。六月返回盛京,历时8个月,败明军39次,擒明总兵以下30员,俘士卒369000余员,攻克兖州、顺德、河间3府,18州,67县,镇城88座。获黄金12250两,银2205277两,珍珠4440两,缎52230疋。牲畜32万余头,使明国力更加衰微,因事在崇德七年(壬午年),故史称“壬午之变”。

猜你喜欢

  • 新集锦合辞

    西夏文谚语集。西夏学士梁德养编于仁宗乾祐七年(1176),刊于乾祐十八年(1187)。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1.5×15厘米,面7行,计62页。前有序,后有跋。正文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

  • 盛京将军

    亦称“奉天将军”,全称“镇守奉天等处将军”。清代奉天地区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武职从一品。顺治元年(1644)八月,世祖福临拟迁都北京时,命内大臣何洛会统辖八旗满洲、蒙古、汉军800兵留守盛京(今辽宁

  • 德薛禅

    见“特薛禅”(1873页)。

  • 连阳八排风土志

    书名。清李来章著。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刻本两册,共8卷。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作者曾任广东连山知县,根据耳闻目睹及采访调查,详细记述了粤北八排瑶地区的地貌、建置、社会组织、婚姻

  • 车鹿会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二代首领。约为拓跋猗卢(307—316年在位)时代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木骨闾子。父卒,聚众自成一部,称柔然,自为部帅,脱离纥突邻部,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岁贡马畜貂皮等。冬率部入牧

  • 傣泐

    参见“傣”(2242页)、“傣族”(2244页)。

  • 上党国记

    书名。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勒命记室佐明楷、程阴、徐机等撰《上党国记》,记赵国兴起及石勒诸事。以赵国兴起于上

  • 额尔德尼昭

    明代喀尔喀蒙古第一座喇嘛寺院。亦名光显寺。万历十五年(1587),外喀尔喀蒙古领主※阿巴岱至土默特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谒见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呈献貂皮、帐幕、币帛、牲畜等数以万计,获得瓦齐尔汗(一

  • 呼岱巴尔氐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号达尔汉伯克。乌什人。乌什郡王品级※霍集斯次子。初隶准噶尔部。乾隆二十年(1755)随父附清。翌年,随布拉呢敦招抚南疆,住库车。二十三年(1758)三月,闻大小和卓布拉呢敦、霍

  • 刘旻

    见“刘崇”(8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