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伦诺尔会盟

多伦诺尔会盟

清代喀尔喀蒙古各部贵族的一次会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噶尔丹率兵攻掠喀尔喀蒙古,喀尔喀3部数十万众投清。清政府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召集喀尔喀各部贵族,在内外札萨克适中之地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举行会盟。参加会盟的有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札萨克图汗策旺札布、车臣汗乌默客及善巴等35名喀尔喀蒙古贵族。他们于朝觐清圣祖后在盟会上达成如下协议:结束喀尔喀蒙古内部的纠纷,土谢图汗部与札萨克图汗部重归和好;共同遵守清朝的法令;改革官制,废除旧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依次授以汗、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爵位;依内蒙古49旗例,编旗、佐、封受札萨克,改喀尔喀左右翼为左、中、右3路,设盟,实行盟旗制度。这次会盟,对改善喀尔喀蒙古封建主之间的关系,驱逐噶尔丹出漠北,抵御沙俄的扩张,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北方边防,起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布民可汗

    见“阿史那土门”(1231页)。

  • 巴拜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杜尔伯特首领※达赖台什孙。初附牧准噶尔部噶尔丹,以属众多为噶尔丹所夺,畏不敢争,怀怨。康熙二十七年(1688),从准噶尔军进犯喀尔喀,抵乌兰布通,谋率众内附,为伊拉

  • 秦晋国王

    封爵名。西夏仁宗李仁孝时外戚、国相任得敬有此爵。见于天盛十九年(1167)所刻印汉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施经发愿文。

  • 旗长

    见“壮大”(887页)。

  • 阿娇如萨满

    鄂伦春族对氏族萨满的别称。见“莫昆萨满”(1826页)。

  • 拜寺沟塔

    西夏佛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塔基方形,边长6.2米,高11层,约30米。系密檐式实心砖砌,上绘彩绘壁画。塔西原有寺庙建筑。明代曾重建,1991年被炸毁。

  • 满罕木士

    民国初年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农民暴动领导人。和田古尔巴庄人。维吾尔族。1919年4月,因不堪反动官府残酷压迫,与同庄人热合满(维吾尔族)一起率100余名群众揭竿起义,袭击邻近的柴明瓦街市,击伤前来镇压的阿

  • 奥衍女真部

    以女真人所置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女真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该部民初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圣宗释免奴隶,置部,从而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

  • 上谕旗务议覆

    书名。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奉敕撰。12卷。满汉合璧。前后两次编纂而成,雍正元年至五年(1723—1727)部分完成于雍正九年(1731);雍正六年至十二年部分纂于雍正末年,同时付梓。记雍正年间(1723—

  • 玛尼

    ?—1648清初将领。蒙古族。扎噜特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六世孙,贝勒※色本弟。天聪二年(1628),随兄归附后金。随后金军攻明,围都城北京,力战败明军,以功赐号青巴图鲁。八年(1634),与色本朝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