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王院

大王院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名。为北、南大王院的统称。契丹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各部置※夷离堇,《辽史·国语解》称:“夷离堇,统军事大官,会同初,改为大王。”※耶律阿保机以核心部落迭剌部夷离堇之职称帝开国。建国后,以迭剌部强大难制,为去其势,天显元年(922),析之为二:※五院部和※六院部。至辽太宗会同元年(938),改其部夷离堇为大王。中央为之设北、南大王院。《百官志》载:“五院部,有知五院事,在朝曰北大王院;六院部,有知六院事,在朝曰南大王院。”其职责为“分掌部族军民之政。”设职有:北(南)大王、知北(南)院大王事、北(南)院太师、太保、司徒、司空等。其下还分置北(南)院都统军司,掌北(南)院从军之政令,设职有:北(南)院统军使、北(南)院副统军使、北(南)院统军都监;北(南)院详稳司,掌北(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设职有:北(南)院详稳、北(南)院都监、北(南)院将军、北(南)院小将军;北(南)院都部署司,掌北(南)院部族军民之事,设职有:北(南)院都部署、北(南)院副都部署。

猜你喜欢

  • 迪里

    见“敌烈部”(1882页)。

  •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双江佤族地区对雇短工(日工)的称谓。报酬皆以实物计算,一般不分男女和劳动力强弱,劳动一天,雇主给米二筒(2公斤),供饭一餐,或给米一筒,供饭两餐。但报酬各地不完全一样,有些村寨是根

  • 萨穆尔公主

    明代蒙古公主。孛儿只斤氏。※额勒伯克汗女。建文元年(1399),额勒伯克因受其大臣浩海达裕(出身于瓦剌)之怂恿,杀死己弟哈尔古楚克鸿台吉,强占弟媳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妣吉为报夫仇,以离间计诱使额勒伯

  • 李彝超

    ?—935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子。后唐长兴四年(933)父卒,以左都押牙四州防遏使被三军推为留后,矫父遗命向后唐乞封。明宗降诏以兵促其移镇延州,拒不奉命。四月,遣

  • 牙含章

    1916—1990现代藏学家。笔名章鲁、子元,别名马尔沙。甘肃临夏人。回族。1936—1937年曾赴藏区调查,先在夏河拉卜楞寺,继随嘉木样朝佛团入藏,在哲蚌寺学习,后经印度、香港返国。归后写有青藏地区

  • 移失邻斡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移失邻斡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抹里。

  • 断发

    见“剪发”(2121页)。

  • 赤儿哥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伊尔格齐”。蒙古语“亦儿格”意为“羯羊”, “赤”意为“司事人”。《元史语解》释为“司骟羊人”,即皇室、诸王属下牧羯羊者及掌管羯羊群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左手永平等处御

  • 桂林石刻

    石刻碑文集。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印。一册,收碑文1500余篇。内容包括南朝宋到元代见于出土的地券以及刻于各岩洞石壁上的摩崖碑或石碑文记,其中不少涉及广西少数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如唐《韩云卿平蛮颂》记述

  • 前藏

    藏族地区区域名。前藏及后藏之称始于清季,《卫藏通志》:“今以布达拉为前藏,札什伦布为后藏,统名曰卫藏。”前后藏间以冈巴拉山为界,以西为后藏,以东为前藏。前藏以布达拉所在地拉萨为中心,即唐吐蕃伍如的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