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通

大通

县名。在青海西宁市北部,湟水上源北川河流域。秦汉之际为匈奴右地。汉武帝时属临羌县。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左右,设长宁县,属西平郡管辖。十六国至隋初为吐谷浑地。唐为吐蕃所据,后归唐,由张议潮统辖。北宋时属唃厮啰政权管辖。宋崇宁二年(1103),在门源地区筑达南城,旋改名大通城,属鄯州,“大通”一词始见于史。南宋为西夏控制。元属甘肃行省西宁州。明洪武六年(1373),改为西宁卫。明末为蒙古贵族麦力干所据。清初沿袭明制。雍正三年(1725—说二年),设大通卫(卫署在今门源),筑大通、白塔、永安三城。乾隆九年(1744),移卫治于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县西北)。二十六年(1761),改为大通县,治所在白塔城。民国十八年(1929),划归青海省,增设门源县,自此大通县分为大通、门源两县。

猜你喜欢

  • 缘斯

    春秋时长狄鄋瞒的酋长。《左传》载,鄋瞒酋长为兄弟5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初服属于赤狄,作战勇猛,为北狄联盟的军事主力,活动于今山西临汾、长治,东至山东边境的山谷间。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

  • 巴延

    见“伯颜”(1089页)。

  • 合款

    见“门款”(135页)。

  • 蒙古勒多尔部

    见“蒙额勒多尔部”(2344页)。

  • 蒙古游牧记

    书名。清张穆撰。成书于道光十九至二十九(1839—1849)。16卷。卷1: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游牧所在;卷2: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游牧所在;卷3:内蒙古昭

  • 勒俄阿莫

    见“勒俄特衣”(1987页)。

  • 阿?

    ?—1364元末云南大理总管段功妻。蒙古族。元宗室梁王女。惠宗至正二十三年(1363),万胜(明二)率红巾军攻入云南,梁王弃中庆(今昆明)逃威楚(今楚雄)。段功(白族)奉召率大理军助梁王败万胜,迫红巾

  • 蒲昌县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地理志》,为西州交河郡5县之一。《梁史·诸夷》作白刀(应为力),为高昌46镇之一。《魏书·唐和传》作白力。《北史·西域传》作白棘。《南史·西域诸国》作白刃。《通典》称东镇城。《

  • 段疋磾

    即“段匹磾”(1695页)。

  • 拓跋纥那

    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沙漠汗孙,※拓跋猗㐌子。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继其兄拓跋贺傉统辖该部。成帝咸和二年(327),御后赵5千骑于句注陉(今山西代县西北句注山)北,不利,迁于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