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金得胜陀颂

大金得胜陀颂

碑名。亦称“得胜陀颂碑”。“得胜陀”,女真语称“忽土皑葛蛮”。金世宗为纪其祖功业,于大定二十五年(1185)七月二十八日立于金太祖誓师破辽之地(今吉林省扶余县徐家店乡石碑崴子村东北3公里处)。辽天庆四年(1114)九月,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集诸路兵共2500人会师于来流水(今拉林河)西岸的高阜,举行了誓师典礼,约定:伐辽成功后将以“得胜陀”命名此高阜。次日即向西攻破辽宁江州(治今吉林扶余县伯都纳古城,一说石头城子)。大定二十四年(1184),金世宗东巡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访得太祖誓师等事迹,遂命赵可参照实录及《睿德神功碑》等史料撰成此碑文,详载会师、祥瑞、誓师、禳��等创业情况及世宗感怀。次年立。孙俣书丹,党怀英篆额。正面刻汉字30行,背面刻女真字32行。两者互相对译。是传世最早、字数最多的女真文字资料。碑文在《吉林通志》、《满洲金石志》等书中均有著录,以载于《民族语文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中的刘凤翥、于宝林《女真字大金得胜陀颂校勘记》内的著录本最为详确。1936至1937年间,日本田村实造首先发表系统研究此碑女真字和汉字碑文的文章。我国通释此碑女真字者为道尔吉、和希格合撰的《女真文“大金得胜陀颂”碑校勘释读》一文,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84年第4期。此碑至今仍存原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耶律铸

    1221—1285蒙古国及元朝大臣。字成仲。契丹族。中书令※耶律楚材子。太宗后乃马真氏称制三年(1244),父死,嗣领中书省事。博采历代德政,汇成81章以进。宪宗八年(1258),领侍卫军从汗伐蜀,运

  • 七城

    即“哲德沙尔”(1859页)。

  • 图萨鲁克齐

    蒙古语音译。即协理台吉。清代蒙古官职名。为旗内之副职,辅佐旗札萨克(旗长)掌管军事、行政、司法等旗务。如札萨克出缺或因故不在,可代行其职权。根据旗的大小,额设2人或4人,也有不设者。按其承担的职务可分

  • 安鳌

    ?—1495明代四川马湖府土官。彝族。土知府安洪子。成化六年(1470)六月,袭马湖府(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土官知府。在职期间,对治下夷民残酷暴戾,计口赋钱,岁入银万计,肆意淫乱土民女子,用妖僧百足魇

  • 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

    官署名。民国时期管辖松(潘)茂(县)地区(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地)的行政机构。1927年建立,辖地包括松潘、理抚边(今小金县的一个区)、绥靖、崇化(以上两地为今金川县)三屯广大藏、羌、回、汉地区。统

  • 成德

    ①(?—1799)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姓钮祜禄氏。初以健锐营前锋从征准噶尔、叶尔羌有功。后随明瑞、阿里衮、傅恒征缅甸,战于旧小蒲坡等地。又从温福征小金川,战于斯当安等地,屡获胜,迁四川川北镇总兵。

  • 以火除灾

    古代蒙古社会习俗之一。蒙古人素敬火,认为火能净化万物、祓除不祥。当使者或藩王觐见时,其本人及所携礼物必须在两堆火之间通过;凡贡品及宫廷所用之物,必经巫师以火净化;人死后,死者生前所用物品以及其亲属,均

  • 韦朝元

    (1768或1791—1797) 清嘉庆年间南笼起义首领。小名阿成,又名韦德明,绰号七绺须。贵州南笼府(府治今贵州安龙)当丈寨人。布依族。出身贫寒,务农为业,喜习拳棒,颇精医道,平素好交游,并助人为乐

  • 木怜站道

    元代岭北行省三驿道之一。“木怜”蒙古语意为“马”,即马道。起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南的第二站,李陵站由此向西入和林驿道,经兴和路、大同北境,由丰州西北甸城谷出天山(今大青山),经净州、沙

  • 通安州

    古州名。治所在今丽江县城东。南诏时称“三赕”。《元史·地理志》通安州:“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赕,仆繲蛮所居。其后么些蛮叶古乍(年)夺而有之,世隶大理”。“三赕即三探览、桑川、神川(皆丽江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