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斯
即“火不思”(392页)。
即“火不思”(392页)。
元初北方户类之一。指协同全科户(科取全部赋税的户)承担赋税,起补充调剂税收作用的人户。所纳税额比照全科户减半征收。主要是漏籍(括户时未登记被查出登籍的)、老弱、析居等户。因缺少丁力产业,故免全科。至元
见“伊列河”(804页)。
辽代皇陵。位于怀州北6里许(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岗庙村北床金沟)。属赛汗山余脉,北南走向,陵内山势陡峻,三面环峰,溪流不绝,西南注入床金河。中以石墙分为内外陵区,沟北内陵区有一台地,为陵墓、祭殿所在。大
见“董山”(2184页)。
1752—1837清代白族著名学者。原名藩,字伯高,又字酉山,号乐山。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人。祖籍江南上元县,先世随沐英征云南,落籍浪穹,担任土职,经数代与白族通婚,融入白族。父王梅村博览群籍
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52—454年,凡3年。
勿吉首次赴北魏的使臣。勿吉族。北魏延兴(471—476)中,奉命至和龙(今辽宁朝阳市)向魏朝贡。太和(477—499)初,复使魏,献马500匹。声称其族拟与百济联兵攻高句丽,窥察魏对策。以高句丽事魏恭
部落名。又作瓜尔察、瓜勒察。女真后裔。地当伯都讷(今扶余县)城东北,松花江与嫩江合流下游南北地。明时,役属蒙古科尔沁部。清初为打牲部落。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与叶赫、科尔沁蒙古等九部联军,进攻建
见“答儿罕”(2238页)。
云南著名古迹。亦称“剑川石窟”、“石宝山石窟”。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石宝山南峰的石钟山上。始创于唐南诏中晚期,盛于宋大理国时期。现存16处石窟和摩崖造像。石刻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其艺术深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