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漏河
即“他漏河”(574页)。
即“他漏河”(574页)。
见“哲别”(1858页)。
北宋广源州雷火峒壮族首领。嘉祐二年(1057),被桂州知州肖固招抚,受封忠武将军,知雷火峒,又补其子知温闷峒。七年(1062),父子上书以所领雷火、计城诸峒属县官,永为王民。诏赐耕牛、盐、彩,被封顺安
古族名、古国名。突厥之一部。原属西突厥※五咄陆部。首领※乌质勒,唐武后时渐盛。圣历(698—700)间,迁牙碎叶川(今楚河流域),以为“大牙”。以伊丽水(今伊犁河)的弓月城为“小牙”。下置都督20,各
亦作扑户。满语音译。清代蒙古、满洲等族中擅长相扑的摔跤手称号。天聪六年(1632),清太宗皇太极以门都侍卫,赐号阿尔萨兰土谢图布库;杜尔麻,赐号詹布库;特木德赫,赐号巴图鲁布库。此三人皆蒙古人,气力绝
见“耶律涅鲁古”(1327页)。
西夏职官七品封号。西夏语音“精丁”。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有“文孝恭敬东南姓官上全立”称号。下有诚珍、礼劳、才益、目审等数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①西燕威帝慕容冲年号。385—386年,凡2年。 ②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年号。409—412年,凡4年。
即“托音”(750页)。
见“函普”(1560页)。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化隆县小积石山中。寺周石壁高耸,佛殿建于峭壁之中,或于悬崖下,或依天然岩洞,别具一格。据载,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灭佛,于曲卧山修行之藏饶赛、肴格迥、玛释迦牟尼3人逃至青海,